北外法學是一本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主辦的政法期刊,2019年創刊,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法理學研究、知識產權與社會法研究、刑法研究、訴訟法與司法制度研究、信息與傳媒法。
《北外法學》創刊于2019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該雜志以推動法學研究的深入發展,促進國內外法學研究成果的交流,提高我國法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為宗旨,為廣大法學研究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雜志內容涵蓋了法學的各個分支領域,包括但不限于憲法學、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比較法學等。雜志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既關注法學理論研究的新動態、新觀點、新方法,也關注法律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新趨勢。雜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入的研究視角和廣闊的學術視野,贏得了廣大讀者和學者的好評。雜志以其獨特的學術定位和高品質的學術成果,已經成為我國法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期刊之一,它不僅為我國法學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觀點的重要平臺,也為我國法學研究的國際化進程做出了積極貢獻。該雜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入的研究視角和廣闊的學術視野,為我國法學研究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它將繼續堅持以提高我國法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為己任,為廣大法學研究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推動我國法學研究的深入發展。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情況通知者,則稿件仍在審閱中。
(二)論文題目應當簡潔明了,反映論文的主旨。論文題目應便于讀者檢索、轉抄和引用,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個字;外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不宜采用抒情意味、反問意味的主標題和副標題。
(三)引文標示應全文統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如:“……模式[3]”。
(四)正文一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二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加括號“(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三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1、2、3……”形式排序,正文四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形式排序。
(五)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六)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
(七)論文格式:題目(文章中的英文標題不能超過15個字)、作者姓名(最多5名)、工作單位(含省、市)、地址及郵編、內容提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八)本刊注釋均采用腳注形式,文末不列參考文獻。注釋序號采用1,2,3……;同一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從第二次引注開始可標為“同注某某”。
(九)順序編碼標注制是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在文獻的著者或成果敘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阿拉伯數字編排序號,并在參考文獻表中按此序號依次著錄,即將參考文獻反引在文中引用位置。
(十)來稿如獲得有關政府部門或社會團體設立的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務請列出基金名稱及編號。對項目論文本刊原則上優先刊發。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