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理論與實踐》創刊于2016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該雜志專注于保險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討。我們的目標是促進保險理論的發展,推動保險行業的創新和提升。作為一本學術期刊,我們關注保險領域的研究、理論和實踐。我們鼓勵學者和從業者提交原創研究論文、學術評論和案例分析,展示他們在保險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們歡迎多樣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領域,包括保險經濟學、保險法律、保險風險管理、保險營銷等。
《保險理論與實踐》致力于傳播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進展,為學術界和從業者提供一個交流與分享的平臺。我們定期發表高質量的學術文章,涵蓋廣泛的主題,如保險產品創新、保險市場發展、保險監管等。我們鼓勵學術界和從業者跨學科合作,共同推動保險理論的發展和實踐的創新。除了學術研究,它還關注保險行業的實踐經驗和案例。我們鼓勵保險公司、專業機構、從業者分享他們在保險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這些案例研究和實踐報告將為學者和從業者提供寶貴的參考和借鑒,促進保險實踐的提升和創新。該雜志重視保險的社會責任和公共利益。保險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風險分擔和社會保障的功能。因此,我們關注保險在社會公共事務中的作用和責任。我們鼓勵研究保險在社會公共利益保障、社會風險治理和社會福利提升等方面的研究,推動保險向著更加可持續、穩健和有益于社會發展的方向發展。
《保險理論與實踐》致力于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保險是全球性的行業,涉及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各種挑戰和機遇。我們鼓勵學者和從業者之間的國際合作,分享和交流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保險經驗和最佳實踐。我們希望通過國際交流,推動全球保險理論和實踐的進步。該雜志致力于促進保險理論的發展、推動保險行業的創新和提升,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學術界和從業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和分享經驗的平臺,推動保險事業的持續發展。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有關著作權事項:作者對來稿的真實性及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
(二)引證的參考文獻限于公開發表的列入,并用單字母方式標示參考文獻引用論文的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研究報告R,標準S,專利P,DB/OL-聯機網上的數據庫,其他Z)。
(三)題名要求以準確、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必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最好不使用標點符號。
(四)注釋是對文章標題、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注釋位置在正文結束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五)來稿一經采用,因人力所限一般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文稿署名自便,但來稿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單位、職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及電話,以便聯系。
(六)摘要撰寫避免套話。不應出現作者所從事研究領域里的常識性內容,不應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也不要對論文的內容做解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七)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八)引言章節編號為0,一級標題按123等順序編號,二級標題使用1.1、1.2、1.3等,三級標題使用1.1.1、1.1.2、1.1.3等,一律左頂格。
(九)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93量與單位》的規定,正確使用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
(十)文中圖要直觀、簡明、清晰。圖中的文字、符號、縱橫坐標必須寫清,并與正文保持一致。圖版、照片必須圖像清晰,層次分明,請提供矢量圖或線條圖,不接收掃描圖。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金融街15號鑫茂大廈7層,郵編:10003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