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考古發現是一本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歷史期刊,2001年創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簡報、專題研究、文獻綜述。
《成都考古發現》創刊于2001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成都考古發現》雜志是一本專門介紹成都地區考古文物發現的期刊,以準確、詳細和權威的內容而廣受讀者的喜愛。它致力于對這些珍貴的文物進行研究和介紹,以展示該地區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遺產。
該雜志的內容詳細豐富。每期雜志都會以特定的主題或時間段為背景,展示對該主題或時期的考古發現進行全面解讀。例如,一期可以重點介紹三星堆古文明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包括青銅器、祭祀遺址和史前彩陶等;另一期則可以介紹成都古城墻的發現和考古調查情況,包括城墻的起源、結構和保護等。這樣的精心編排使讀者能夠全面了解成都的歷史文化,并深入了解相關考古領域的知識。
該雜志注重準確性,每一期雜志都有專業的考古學家和研究人員參與,他們通過實地考察、勘探和文物研究等方式,確保所報道的考古發現資料準確無誤。它不僅僅關注文物的發現,也倡導對文物的研究和論文的投稿。它為廣大學術界和考古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與展示成果的平臺。
總之,該雜志通過準確、詳細和權威的報道,為讀者展示了成都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無論是學術研究者、考古愛好者還是對成都歷史文化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都能從這本雜志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樂趣。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本刊只刊登首發稿。為保證作者的署名權和知識產權,作者和課題負責人應在《稿件登記表》上簽名。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文字修改權,對所發稿有版權。
(二)凡向本刊投送的稿件必須為尚未公開發表過的作品;凡涉及抄襲或變相抄襲等違反著作權法的文稿,本刊有通報追究其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及學術道德準則行為的權利。
(三)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4篇,必須是公開發表且在文中確實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技術標準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
(四)題目: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和代號等,如必須使用,應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對其作出通俗易懂的說明。
(五)正文:文稿應具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晰,文字精練,用詞規范。正文中的一級、二級、三級標題均要求單獨一行,用阿拉伯數字編排序號,如:1,1.1,1.1.1。
(六)文章注釋統一要求為篇末注,引文格式為序號、作者、書名或期刊名、卷數、版本、頁碼。
(七)論文組成: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第一作者簡介、正文、參考文獻等。
(八)稿件需為原創,要求數據完整、可靠,結論明確。文章須由關鍵詞3—5個,內容摘要300字以內。
(九)如果是基金項目,請注明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名稱和編號,基金項目需要附批準文件或任務書復印件。
(十)作圖數據必須附于圖后。圖片必須反差鮮明,清晰易辨。顯微照片內應畫長度標尺,如1 μm。圖片像素應盡量較高,附于相應文字下方,并標明圖號、圖題和圖注,注意圖片的上下方位。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郵編:100717。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