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與發展》創刊于1981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財政與發展是一本專注于財政與發展領域研究的期刊。該期刊關注財政政策、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之間的關系,旨在促進財政領域的學術交流、理論創新和政策研究。
該期刊的研究范圍涵蓋了財政學、經濟學和公共管理等多個學科領域,包括但不限于財政政策與實踐、財政體制與改革、財政與經濟增長、財政可持續發展、財政與社會公平等。該期刊關注國內外財政政策和實踐的最新動態,對于宏觀經濟政策和社會發展戰略提供理論支持和政策建議。
該期刊的編輯團隊由一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背景的學者組成,他們在財政與發展領域具備較高的學術造詣和研究成果。雜志在稿件選擇和審稿方面注重學術質量和獨立性,力求發表具有學術價值和深度的研究成果。該期刊旨在為財政學者、政策制定者、經濟學家和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和研究平臺。通過發表優秀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評論文章,推動財政與發展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促進學術界的學術合作與交流,并為政策制定和決策提供參考咨詢。總之,該雜志是一本專注于財政與發展領域研究的期刊,關注財政政策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為學術研究和政策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和指導。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本刊保留依《著作權法》獲享的所有權利。未經本刊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本刊進行翻印、網絡轉載或其他形式的傳播,違者將依法究責。
(二)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志,不分文獻類別不加編號,順序排列。中文參考文獻在前,按拼音順序排列;英文參考文獻在后,按字母順序排列。
(三)中文題名一般不允許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要求有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全稱及其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市、縣,郵政編碼等信息。
(四)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略原文。
(五)來稿請提供作者簡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不注),學位(或在讀學歷),技術職稱,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郵編。
(六)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4~8個關鍵詞,摘要簡要地介紹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結論。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對應,不超過300單詞。
(七)資助課題的基金項目及編號(編號寫在網括號內),通訊作者姓名、辦公電話號碼及Email地址,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學位、職稱、職務、辦公電話號碼和Email地址等。
(八)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九)圖表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圖1,圖2;表1,表2,圖和表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圖號圖名應置于圖下,表號表名置于表上。
(十)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應是一篇能客觀反映文章核心觀點和創新觀點的表意明確、實在的小短文,切忌寫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為宜。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武漢市武昌中北路8號,郵編:43007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