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研究是一本由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青松觀)香港道教學院主辦的文化期刊,1992年創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道教義理的當代視角、儒道思想研究、書評。
《道家文化研究》創刊于1992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該雜志是一本專門研究道家文化的刊物,宗旨是推動和促進道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為道家文化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雜志以其深入的研究、嚴謹的學風、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內容,贏得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贊譽和高度評價。它不僅對推動中國的道教研究,也對促進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雜志以其專業性和學術性,吸引了大量的讀者群體,包括道教研究者、哲學研究者、歷史文化研究者、社會科學研究者等。同時,它也為廣大的道教愛好者提供了了解和學習道教文化的平臺。雜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入的研究,獨特的視角,豐富的內容,為推動和促進道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為國內外的道教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贏得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贊譽和高度評價。該雜志作為一份專門研究道家文化的重要學術期刊,它以其深入的研究、嚴謹的學風、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內容,為推動和促進道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為國內外的道教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對于推動中國的道教研究,促進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作者應遵守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稿件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本刊對采用的稿件有刪改權,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將征得作者同意,不同意刪改的作者,請在來稿時作出說明。
(二)力求簡明扼要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不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英文文題不應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文題的含義應一致。
(三)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
(四)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五)摘要應在200—300字以內,能準確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觀點。關鍵詞在3—5個以內。
(六)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文稿中物理量及其單位、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必須區別明顯。
(七)來稿請在郵件標題中注明“作者姓名(所屬機構)”,并以附件形式發送論文,同時注明作者姓名、所屬機構、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系方式。
(八)行文中的注釋一律使用腳注,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其位置在標點符號前(引號除外)文字的右上角。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僅是參考或引用的文獻等內容一般不作為注釋出現。腳注請用宋體小5號。
(九)參考文獻應為在文中確切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報告、報紙文章、國家(國際)標準、專利、電子文獻等,接正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且應在正中相應的地方標示。
(十)得到各類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在論文首頁標注(基金名稱、編號),并請提供有關批準文件的復印件一份。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豐豪盛太平橋西里38號,郵編:1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