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馬克思主義評論是一本由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主辦的文學期刊,2024年創刊,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黨史黨建論苑、強國論壇、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青年通訊。
《復旦馬克思主義評論》創刊于2024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復旦大學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的集刊,自創刊以來,便致力于從多學科、跨學科的角度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深入研究和廣泛傳播。它不僅立足于哲學,更倡導從社會學、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人類學、心理學、美學和文藝批評等交叉學科的角度展開對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的全面探討。
該評論集刊的設置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跨學科特性。馬克思主義從一開始就具有跨學科的視角,它拒絕了在書齋中依賴純粹的理論冥思來思考哲學的方式,而是積極學習現實世界的各種學科和產業的知識。在充分吸收和批判這些領域的知識之后,馬克思主義才高屋建瓴地給出歷史唯物主義的現實綜合。因此,它通過收錄不同學科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跨學科研究提供了一個開放、包容和深入的學術交流平臺。
在社會學領域,該評論集刊探討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結構、社會變遷和社會沖突的理論,并結合當代社會的實際情況,對這些理論進行了新的闡釋和發展。史學方面,則通過回顧和分析馬克思主義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演變,揭示其歷史背景和理論脈絡,為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素材。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請注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在參考文獻中列出。
(二)引注二手文獻、資料,需注明該原始文獻資料的作者、標題,在其后注明“轉引自”該援用的文獻、資料等。
(三)主要作者的工作單位應寫明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作者簡介寫明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任選)。
(四)文章內容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論述清楚、文字簡練。
(五)基金資助信息:列出基金項目名稱與編號。
(六)正文內容要求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具有學術性、創新性和實踐性。
(七)注釋: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集中列于文末參考文獻之前。釋義性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不宜列入文后參考文獻的引文和個別文后參考文獻的節略形式,其序號為①②③……。
(八)為公平、公正,本刊執行主編僅負責編輯部事務性工作,原則上不參與審稿工作。
(九)論文需有200-300字的中文摘要、3-5個關鍵詞。凡有數學公式、曲線圖的文稿,務必字跡清楚、規范,圖形清晰。
(十)各級標題依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1.1,一般以1~2級為宜(宜少不宜多)。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