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視評論》創刊于2014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該雜志是一本致力于推動反歧視思想和實踐的權威期刊。該雜志的使命是提供深入的分析、批評和倡導,以促進社會的包容和公平,為反歧視運動提供理論與實踐的支持。
它關注各種形式的歧視,包括但不限于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性取向歧視、宗教歧視等。該雜志提供獨立的調查研究、學術文章、個人經歷分享和專訪,探討歧視現象的根源、影響與應對策略。雜志以學術性和前沿性著稱。每一篇評論都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程序,由專家學者和社會活動家撰寫。這確保了雜志中的每一篇文章具備學術嚴謹性和深入思考,為讀者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南。該雜志的目標讀者主要包括學者、研究人員、社會活動家、關注社會公正的民眾以及政策制定者。無論是從理論研究的角度還是從實際行動的角度,讀者都能從該雜志中獲取對歧視問題的深入分析和應對策略。
《反歧視評論》雜志是一本倡導公正與包容的學術評論期刊。通過深入分析和批判,該雜志為讀者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反歧視指導,推動社會的進步和公平。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社會大眾,該雜志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指南,為打破歧視壁壘和建立公正社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本刊處理稿件以3個月為限,如逾期未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處理。稿件及圖片不退,請自留底稿和底片。
(二)參考文獻的引用應遵循合理、正確、充分的原則,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應把握參考文獻引用的相關性,把好量和度,鼓勵優先引用近5年內公開發表文獻。
(三)標題層次的劃分不宜超過4節,4節不夠時,可將層次再細劃分。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第四級標題用1.1.1.1;各級標題均頂格寫,分級號后不用頓號,空1字后寫標題。
(四)注釋:解釋題名、作者及某些內容,均可使用注釋。能在文章內用括號注釋的,盡量不單獨列出;不隨文列出的注釋,標注符號應注在需要注釋的詞、詞組或語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五)為了方便編輯部與作者取得聯系,投稿時請附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單位、詳細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以及其他作者的單位。
(六)摘要應具備以下4項內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過程、試驗結果及主要結論;應有獨立性和自明性,注意突出研究工作的創新點;篇幅約為200~300字。
(七)優秀稿件將提交參加我部論文評優活動,并頒發獲獎證書。需要獲獎證書的作者請在稿件上注明,或主動與我們聯系。
(八)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九)文章數量關系盡量用圖表列出,圖表不超過6幅,盡可能緊隨文字之后,圖中所標字母和符號必須清晰醒目,大小適中。
(十)文字編輯:編輯部可能會對您的稿件進行文字編輯和校對,以確保語法、拼寫和表達準確。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