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明·輯刊》創刊于2002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一本獨具匠心的學術性期刊,其深度和廣度均令人矚目。這份輯刊不僅關注古代文明的外在表象,更致力于揭示這些表象背后所隱藏的歷史、社會、經濟和宗教等多維度的內涵。每期雜志都圍繞一個精心挑選的主題,以獨特的視角和詳盡的研究,向讀者展示了從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到中國、印度、美洲等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風采。
這份輯刊的研究方法嚴謹而全面。在探討古代文明時,它不僅僅滿足于表面的描述和解讀,而是深入挖掘文明背后的復雜因素。例如,在研究古埃及文明時,它不僅會關注金字塔、法老等廣為人知的象征,還會深入剖析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社會結構以及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等方面,從而揭示出古埃及文明的獨特魅力和深刻內涵。
每期雜志的主題選擇都經過精心策劃。這些主題既具有學術價值,又能引起讀者的廣泛興趣。通過圍繞不同的主題展開研究,輯刊能夠全面地展示古代文明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無論是探討古希臘哲學思想的起源,還是分析古羅馬帝國的興衰歷程,亦或是解讀中國古代社會的變革,這些主題都能讓讀者在領略古代文明魅力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不同文明之間的共性和差異。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來稿內容題材新穎、結構嚴謹、文字凝練、闡論精辟,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學術價值。文稿字數2000字以上,要有中文標題、關鍵詞、摘要。
(二)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三)一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二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三級標題用1.2.3.等編號,四級標題用(1)(2)(3)等編號。
(四)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五)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大小單位都要寫清,如: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及所在省市、郵編,職稱或學位。
(六)摘要中文摘要400~500字,必須標明: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有對應的英文,英文摘要須包括: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最好將本文創新點寫在結論部分。
(七)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八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話,引號的句號在引號內;引不完整的一段話,即文字前面不是句號或文字從句中引,句號在引號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嘆號、問號,一般放在后面一個引號里面。
(九)稿件中含有數學公式、表格、曲線圖及其他圖表等,請用計算機制作相關內容,以確保數字、符號、表格、圖線等清晰規范。
(十)請在文末注明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學歷,學位,職稱,研究方向或從事的工作。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閔行區號景路159弄1-5號A座5F,郵編: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