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創刊于1984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該雜志是一本專注于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的學術期刊,旨在推動國土資源教育的發展與創新,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的深入結合。本雜志致力于研究國土資源相關學科的教育問題、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它旨在為高等職業院校的師生、學者與教育管理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展示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方向。
該雜志的編輯團隊由國土資源學科的專家、教授、學者和教育管理者組成,他們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研究背景。每期雜志都會邀請國內外一流的專家學者擔任特邀撰稿人,發表高質量的學術研究論文。這些論文涵蓋了國土資源學科的多個方面,包括地質學、地球物理學、資源勘查與開發、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等。此外,雜志還會定期刊登專題論壇、教學案例和教學改革經驗介紹,以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的創新與發展。雜志注重學術研究的深度和實用性,對每篇論文進行嚴格的學術評審和編輯工作,以確保論文的學術價值和質量。雜志還關注國際前沿的研究動態,并特別推出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專欄,促進國內外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的交流和合作。
總之,本雜志是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的重要學術期刊,通過其專業性、學術性和實用性,為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的師生、學者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它不僅是指導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重要參考,也是推動國土資源領域教育發展的窗口。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稿件的參考文獻采用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要求,同時在文中對應,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標注為上角標。
(二)中文題名須簡明確切,并能反映主題,不宜過長,以25個漢字以內為宜,不要副題。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或符號等。
(三)本書采取頁下注的方式(不是尾注),每頁的注重新編號。本刊注號為圓圈注號,即“①”,勿用其他注號
(四)征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五)圖表每篇文稿附表一般不超過4個。表題置表的上方,表注置表的下方。一般使用三線表(即頂線、表頭線、底線),如有合計項,可以加一條分界欄線。
(六)摘要應包括論文涉及的目的、方法,主要結果和結論,一般在150-200字,摘要下面應提供3-8個關鍵詞,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七)有國家、部、省、市、校級科研基金項目資助的課題,請在首頁腳標處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可優先錄用。
(八)原創性:雜志通常尋求原創內容,因此確保您的稿件是您自己的原創作品,未在其他地方發表過。如果您引用了其他作品或參考資料,請確保進行適當的引用和注明來源。
(九)正文中標題編排格式為:二級標題用“一”或“一、……”(居中、宋體四號);三級標題用“(一)”(首行縮進兩格、宋體五號加粗);四級標題用“1.……”(宋體五號)。
(十)請勿一稿兩投或多投。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自稿件發出之日起3個月未收到本刊錄用通知,請及時向本刊雜志社查詢,確認不錄用后,可將稿件改投他刊。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郵編:430074。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