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信息安全是一本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經濟期刊,2021年創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理論探索、技術研究、應用實踐、產業觀察。
《工業信息安全》創刊于2021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一本專注于工業信息安全領域的學術期刊,其重要性在當今日益凸顯。隨著工業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工業信息安全已經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是成為了制約工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們需要明確工業信息安全的核心價值。在信息化時代,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支持,從設計、制造到銷售、服務,每一個流程都依賴于數據的傳輸和處理。然而,這也使得工業系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脅。一旦信息系統遭受攻擊或數據泄露,不僅可能導致生產線的癱瘓,還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害。因此,工業信息安全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需求,更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其次,工業信息安全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嚴峻。隨著工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工業系統的復雜性和開放性不斷增加,這使得攻擊者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機。他們可以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如惡意代碼、釣魚攻擊、網絡釣魚等,對工業系統進行攻擊和破壞。同時,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工業系統也面臨著更多的安全威脅。這些新技術雖然為工業生產帶來了便利和效率,但也使得工業系統的安全邊界更加模糊,安全風險更加難以控制。
在這樣的背景下,雜志應運而生。它致力于報道工業信息安全領域的最新技術、最新趨勢和最新實踐,為工業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通過深入研究工業信息安全的關鍵技術、標準和政策,該雜志為工業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支持和指導。同時,該雜志還關注工業信息安全領域的熱點問題,如工業互聯網安全、智能制造安全等,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和深入的思考空間。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投稿論文必須是未在公開出版物出版過的原創研究成果,如發現一稿多投、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甚至造成侵權行為的,《工業信息安全》雜志社將保留追究投稿責任的權利。
(二)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4篇,必須是公開發表且在文中確實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技術標準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
(三)文題應簡明貼切地概括文章主題。一般不宜超過28個字,不用副題。文題中盡可能不用縮略語、字符、代號等。
(四)注釋:對文章中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說明,在行文的右上角采用①②③……順序標出,使用頁下注,每頁順序編碼。
(五)作者是指對論文作出了實質性貢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組織)。作者署名次序原則上以貢獻大小決定排序,由論文全體署名作者在投稿前共同商定,投稿后原則上不得變更。
(六)摘要: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以提供論文的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有相對獨立性。
(七)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一般為國家或省部級基金項目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中間用“;”隔開,每個項目須給出基金編號。
(八)如果是基金項目資助的學術文章,請在文章投稿時注明項目來源、名稱和編號。
(九)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應注明資料來源。
(十)學術論文要求主題明確、內容詳實、信息完整、數據可靠、結構完整、圖表清晰、邏輯嚴謹、文字精煉、標點符號使用正確、參考文獻著錄規范,具有較高的科學意義和研究價值,且無泄密內容。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魯谷路35號電科大廈,郵編:1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