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智能建造的認識大全11篇

      時間:2023-12-28 17:05:44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智能建造的認識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智能建造的認識

      篇(1)

      中圖分類號:TU723.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中職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環境

      中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主要培養的是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面向施工、建設、咨詢、造價主管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具備工程造價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與專業理論知識,具有工程造價專業領域工作崗位技能的人才。當前,有很多院校開設工程造價專業,但是培養出的學生能否真正滿足社會需求,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技能人才的使命,這就要求學校必須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設置教學模式。

      目前,工程造價專業的中職生源大多為初中的學習弱勢群體,基礎較差,學習素養低,具體表現為:(1)基礎軟弱,知識殘缺。很多學生連初中的基本概念、最簡單的計算和基本知識都一問三不知,在這樣軟弱的基礎上去壘磚加石,墻基何以堪受?(2)學習動機模糊,學習習慣散漫。很多學生根本不把學習當回事,不知道學習為了什么,初中時就養成了我行我素、遲到曠課、上課說笑、睡覺等散漫習慣,到了職業學校情況更加嚴重。(3)學習無興趣。對專業課的學習還有點興趣,對文化課簡直不屑一顧。對他們來說,學習文化課是最無聊、最難受的事,有的甚至一提數學就頭痛,一上英語就惡心,不想學語文,不愿學政治,只求混天熬日弄個文憑。

      二、綜合培養模式的分析

         結合中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在中職教育中我們應在逐步改善教學硬件設施的同時,改進教學模式,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原有教學模式:

      (1)實行2.5+0. 5教學模式,即用2年修完專業主要課程,用0.5年頂崗實習。

      (2)教法守舊落后。老師大多還是走普教那一套,粉筆、黑板、書本,講、聽、練。更糟糕的是,很多老師漠視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個性特點,不從學生實際和專業需要出發,而是一味地按計劃趕進度,為完成大綱要求去教,造成對牛彈琴的局面,老師出力無功,學生累得不輕。

      (3)文化課課時多,專業課課時不足。這種課程分配會使得學生在校期間專業知識掌握不全,從而造成畢業后不能完全勝任工程造價領域的相關工作。

      (4)理論課時較多,實踐課時較少。學生在校期間一味的聽老師講,沒有安排或很少安排他們動手實踐操作,這種教學模式必然會造成學生光有理論沒有實踐的弊端。

       2、綜合教學模式

      (1)實行2+0.25+0.75教學模式,用2年修完專業主要課程課,開展校內實習實訓;用0.25年崗位強化訓練、技能提升、技能拓展(如造價員、五大員職業資格培訓考試),用0.75年頂崗實習。

      (2)根據學生實際和就業需要,整合教材,選學與專業密切的內容,數量少一點,內容集中一點,教授難度低一點,講解知識簡易一點,讓學生真正收獲一點。從最新的報刊雜志中添加點切近學生內心、工作實際、真實生活的新內容,結合各課程特點和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程度,采取一種切實可行、真正有點效果的教學模式。比如建筑工程預算課,以學生熟知的建筑物圖紙,讓學生結合真實結構來算、來看、來對比,加深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加強了他們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專業問題。

            (3)盡可能采用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聲像并茂的優勢,這樣,既可以使教學內容簡練直觀,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將工程造價專業《建筑施工》課程樁基礎施工中的機械打樁制成錄像,讓學生直觀的了解打樁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強實訓實踐教學力度,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專業理論課和實訓課同時在實訓室進行,課堂教學與學生動手實訓相結合;組織學生在畢業前進行畢業實習,學生在寒暑假時,可以自己或請老師一起與企事業聯系,到建筑公司里實習,這樣學生既能夠學到許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又能夠培養學生實際解決相關造價專業問題的能力。

      三、實踐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路徑

      在中職教育中,無論哪一類型的中職學校,中職生的就業能力培養是其第一要務和中心工作。當前我國中職教育改革的主要工作是使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會,出得去”。這對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工程造價專業來說,尤為重要。因此,如果我們想把學生培養成為實踐技能型人才,就必須從多方面強化實踐教學:

      1、加強校企合作辦學

      學校可以和一些建筑企業達成協議,成立校企合作辦學。一方面,使學生在實習環節中形成有工地、有工程、有企業的專業實踐培養;另一方面,根據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改革工程造價專業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為用人單位培養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具有較強創新意識的科技人才,同時又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

      2、鼓勵學生多參加專業技能比賽

      以全國中職學生工程算量技能比賽為例,每年舉辦的全國中職學生工程算量技能比賽,是各中職學校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實踐水平的展示,同時也是各中職學校師生交流、學習的難得機會。

      比賽以手工算量為主:即手工算量(土建)與軟件算量(鋼筋),選手競賽總成績=手工算量成績×7O%+軟件算量成績×30% 。通過這種全國性的技能比賽,不但能檢驗各中職學校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效果,而且能檢閱該校學生的計量實踐能力和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給廣大工程造價專業的中職學生提供了一個直面社會、行業的競技舞臺。從而加強學生識圖技能、手算操作以及利用軟件技術解決計量實際問題等各方面的綜合實踐能力;擴大學生的科學視野,增強中職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結束語

      中職學校培養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訓練,使得學生滿足社會的要求。圍繞教學培養目標設計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求以必須夠用為基本出發點,兼顧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培養方案以工程量清單及清單計價的編制工作為核心,圍繞職業技能調整教學體系,使畢業生能夠快速、準確高效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秦玉英:論中職《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改革[J]職業技術2010(09)

      [2] 盧崇望: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探析——以建筑識圖與構造教學為例[J]科技風2010(19)

      篇(2)

      文/

      如今,空氣清新劑走進了千家萬戶,無論是小鐵盒的還是噴霧型的,無論是一兩元一個的還是十幾元一瓶的,很多人都把它當做消除異味或者清新空氣的好幫手,特別是在衛生間里,空氣清新劑更是成了“常住居民”,以為只要一用空氣清新劑,不但空氣清新了,而且沒有了難聞的氣味,在某種程度上也避免了對健康的傷害。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實際上,空氣清新劑不具備分解和清除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它的作用只是通過散發香氣來混淆人的嗅覺以“淡化”異味,而不是與空氣中導致異味的氣體發生反應。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空氣清新劑種類繁多,但其大多是化學合成制劑,一般都是由乙醚、香精等成分組成,這些物質在空氣中化學分解后,而產生的氣體中就含有空氣污染物的成分,這其實是加劇了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長期使用對人體會產生不良刺激。另外,還有一些空氣清新劑由于產品質量的低劣,本身就會成為空氣污染源。空氣清新劑中含有的芳香劑,不僅對人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傷,而且還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如果劣質的清新劑中含有雜質成分,如甲醇等散發到空氣中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而且,這些物質還會導致人的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中毒和產生頭暈、頭痛、眼睛刺痛、喉頭發癢等急性不良反應。

      專家建議 要想讓家里保持清新的空氣,最好的辦法就是經常開窗通風。需要提醒的是,避免使用一些衛生香或熏香,因為其點燃后所產生的煙霧微粒會造成家里空氣的二次污染。

      導致人早死的三件事

      文/武藝

      每天睡夠8小時會加速死亡 美國加州大學發現:每天睡8小時會讓人死得更快。每天睡7小時的人死亡率最低,而即使是只睡5小時的人,這個系數也要低于睡夠8小時的人。研究人員解釋說,當你的身體醒來卻還賴在床上時,你縮短了接觸陽光的時間,體溫也會因為身體長期處于不活躍狀態而變得過低,從而分泌出大量的褪黑素,你接下來的一天會感到更累而且昏昏欲睡。而這種昏昏欲睡又會妨礙你在晚上進入深層睡眠。

      男人過量吃雞蛋可加速死亡 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每周吃7個或更多雞蛋的男性的死亡率上升23%。患糖尿病的男性如果吃過量的雞蛋的話,死亡的可能性將增加1倍。

      心臟病患者大笑會加速死亡 高血壓病人大笑會升高血壓,誘發腦溢血;腦栓塞、腦溢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在恢復階段也不可縱聲大笑,以防病情復發;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急性期或恢復期,也不宜大笑,否則會加重心肌缺血,發生心力衰竭的危險;患疝氣的病人,經常大笑可形成嵌頓,闌尾炎或腸扭轉。

      老花鏡不能隨便買

      文/魏春福

      篇(3)

      眾所周知,電力行業是個投資密集型行業,隨著電力投資規模日益加大,電力工程造價管理作用也日益突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分工的逐步細化,工程造價專業從原來的土建類專業分離出來成為了橫跨工程技術、工程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學科交叉型專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特別對電力工程造價人員而言,必須是一個既懂電力工程施工技術,又懂工程經濟、工程管理和法律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1 電力施工企業的特點

      電力施工企業的建設項目一般包括建筑、送電和變電施工、調試等,具有自己獨特的行業特點。

      1.1 作業過程復雜,對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的要求較高

      電力施工企業的建設項目大多數在露天進行,施工活動范圍大而分散,人員流動性大,連續高強度作業,休息環境差,控制難度較大,容易出現違章作業和安全隱患。因此,對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及現場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安全意識、意志力都具有較高的要求。

      1.2 資金流充裕,容易忽視成本控制

      要想獲得較好的效益,企業必須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這是企業能夠長期發展的最根本措施。電力施工企業主要承擔電廠基礎工程的建筑、安裝、運行調試和檢測檢修,其本身施工環節復雜、工作量大、工程造價高。電力企業因為其自身企業的一些優勢,如國家的扶持、金融企業的傾斜政策等,資金流充裕,往往造成大手大腳的習慣,容易忽視成本控制,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手段,工程造價不斷上漲,企業運行成本也隨之提高,使電力施工企業在當前的發展形勢下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培養和引進高水平電力工程造價人才,做好成本控制,是電力施工企業的當務之急。

      1.3 必須做好施工組織與工程預算

      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造價都屬于工程管理的范疇,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工程造價通過施工組織設計合理確定,施工組織設計通過工程造價的測算得到進一步優化。

      一是,從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看,工程造價的編制必須以前者作為重要基礎。

      二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必須以工程造價為依據,通過技術經濟分析來論證其在技術上是否可行,經濟上是否合理,使施工組織設計不斷得到優化。

      三要,提高工程造價編制人員的水平,使工程造價的編制與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能夠同步進行,達到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的目的。

      2 電力施工企業對工程造價人才的基本要求

      2.1 崗位分析

      根據調查,目前電力企業對高職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開放的主要職業崗位主要有工程預結算、工程管理、招投標、資料管理等。各崗位的工作任務如下:

      (1)造價員的主要工作任務為:編制工程預結算、招標文件、投標文件;資料員的主要工作任務為:編寫施工方案、繪制圖紙、協助編寫投標書、資料的分發和收集整理;

      (2)施工員的主要工作任務為:深入施工現場,協助搞好施工監理,復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現場所需材料規格、型號和到場日期,做好現場材料的驗收簽證和管理,及時對隱蔽工程進行驗收和工程量簽證,協助項目經理做好工程的資料收集、保管和歸檔,對現場施工的進度和成本負有重要責任;

      (3)監理員的主要工作職責為:在專業工程師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檢查承包單位的人力、材料、設備的運行情況,并做記錄;復核從施工單位獲取的計量數據并簽署原始憑證;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對總包及施工單位工藝進行檢查及記錄,對質量檢查及記錄;對結構主體質量進行旁站監督,并向專業監理工程師報告和做好簡歷日志及有關監理記錄。

      2.2 位要求

      為了使電力施工企業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十分必要。這項工作需要依靠靠素質的工程造價人才來完成。從實際經驗來看,為適應電力施工企業的需要,對工程造價人才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殊要求。

      (1)具有扎實、廣泛的專業技術知識。一是,工程項目基本知識,如綜合工業技術與建筑技術、建筑制圖與識圖、電力企業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現行的各類計價依據;二是,相關的經濟與管理理論:建筑經濟與企業管理;項目投資管理、工程概算和工程造價管理、市場與價格、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2)具有良好的思想修養和職業道德。良好的思想修養和職業道德是事業成功的保證,無論什么人,只要他想成就一定的事業,就離不開良好的思想修養和道德情感、道德態度、道德良知、道德意志、道德責任、道德理想的幫助和支持。

      (3)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計算機應用和信息管理知識等

      (4)具備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

      3 高職院校電力工程造價人才培養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目前電力企業對工程造價人才的需求重點在兩方面:一是高素質;二是復合型。高素質,既包括專業素質(專業理論基礎、專業技能知識),又包括基本素質(職業道德、心理素質、交際能力、表達能力等)。復合型,即懂施工、會預算、能管理。引進復合型人才,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還可以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因此,企業特別是優秀的大型企業對工程造價從業人員的復合型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圍繞這兩個重點,高職院校應在電力工程造價人才培養上做相應的相應的調整與改革。

      3.1 構建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目標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目標,是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職業文化培養同時,強調以知識為目標,以職業能力為核心,達到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構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才能避免盲目拔高或技能滯后,培養具有鮮明電力特色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

      3.2 重視職業通用能力課程的優化

      專業基礎知識是建筑行業各專業的職業通用能力知識,是為學習本專業而開設的基礎理論課程,是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前必需掌握和學習的課程。課程包括建筑構造與識圖、建筑結構基礎與(下轉第71頁)(上接第116頁)識圖、建筑與裝飾材料、施工工藝、建筑法規等課程。與原課程設置相比,刪除了應用數學、電力生產概論這兩門課,將其放在素質拓展模塊相關課程教學內容里。

      3.3 提升職業特定能力的培養

      職業特定能力是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職業特定能力模塊課程為學生以后工作提供主要知識及技能的課程。課程包括建筑與裝飾工程清單計價、建筑水暖電安裝工程計價、電力建設各專業工程計價、算量軟件應用、計價軟件應用等課程。與別的高職院校的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相比,增加了變電、配電工程計價課程。職業特定能力課程對學生今后就業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和影響,模塊課程設置主要考慮工程造價人員的技能要求,注重知識的掌握和實踐。

      3.4 培養學生兼具“其他能力”,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雖然電力企業工程造價人員之間不同的職業崗位分工清晰,但是各崗位需要的人員基本知識技能和綜合能力是一樣的,除了必須的專業技能之外,人際溝通、組織協調能力和辦公軟件的應用能力是各崗位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經驗表明,企業更青睞復合型人才,那些綜合素質高,能夠同時擁有多方面技能,理論基礎扎實,加之實踐能力較強,對相關行業有一定了解的電力工程造價畢業生更具競爭優勢。

      可見,隨著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對工程造價專業人員無論是在技術、經濟,還是管理上,都有越來越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會預算,還要懂施工,懂經濟,懂管理,懂建筑法律法規等。高職院校在電力工程造價人才培養中,必須多措并舉,在實踐中完善培養體制,創新培養路徑,使畢業生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和崗位的需求。

      篇(4)

      智能建筑的建筑環境對于一棟公共建筑的大樓,給業主的定位及建筑的特點及功能要求,確定應做些什么。在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當有幾種方案,它有什么優點和特點,當一些智能系統的借口須和外界相連接時,必須要有明確的分界,哪部分由誰來做,什么時候做,在什么地方做。上述問題提出后,接著就是怎么來解決這些問題,例如一棟公共建筑樓,從建筑功能來定義是什么性質的大樓,是純辦公樓,還是有一些其它功能的綜合樓,不同性質的有不同的功能。在規劃和設計之初,將這些功能了解清楚,根據功能要求來設置相關的智能化系統,并考慮這些系統之間有什么樣的內在聯系或聯動關系。在解決和協調這些系統之間的關系時,可統籌考慮系統的集成,這就達到了按需集成,避免貪大求全而不考慮實際需要的盲目性。

      在一座綜合樓的規劃和設計過程中,根據其功能和當前建筑發展趨勢,業主會提出一系列的要求,智能化系統設置如:辦公自動化系統、樓宇自動化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公共廣播系統、通信網絡系統等。對于這棟究竟應該設置哪些系統,應根據時間需要定方案。

      智能化建筑的設計,并不是由一個人或一個專業就可以完成,他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存在界面劃分的問題,在建筑、設備和智能化系統的銜接下,應該明確分工,既不能各專業都管,也不要出現都不管的情況。要做好各專業間的配合,需提出在什么時候進行以及配合哪些內容。智能化系統從設計方案到施工圖,從施工圖到現場安裝和調試,這期間有多次專業間的配合以及與承包商的配合。它既要保證建造師為滿足智能化系統的功能而給出的建筑平臺,如各機房、設備間等,又要保證各設備專業間的暢通,不互相打架,管道線槽的敷設還必須滿足建造師設計的層高要求,保證有足夠的空間凈高。在施工過程中,各專業管線的施工安裝順序將直接影響到系統的質量。在工程實施的全過程中,無論是規劃、設計、施工、承包商進場,甚至某些零部件的在外加工,均應在一條主線的引導下進行控制。實施過程中,有任何改動,應及時給相應的施工方輸出信息,使之適應變化的步伐。在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若將質量、進度、成本的一系列人流、物質流信息化,將其轉換成計算機應用系統中的信息流,則能夠非常方便、快捷地進行控制,真實的反應出建筑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從而達到各環節緊密相銜接,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好的效益。

      1.計算機系統是智能化建筑的平臺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時基于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我國在863計劃中也提出了制造系統過程。此項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才剛剛起步,但從其理念和哲理上看,它比我們以往所做的工作更完善、更有條理性,并不是所有的做法都是全新的,智能建筑系統集成不是多種多樣產品設備的簡單集合,而是指一種能力。它能夠把現有的高新技術,巧妙靈活的運用在現有的智能建筑系統中,充分發揮其作用和潛力。

      2.技術發展存在的關鍵問題

      (1)由于智能化建筑不是單一技術、單一設備產品,而是多學科多專業綜合運用的整體建筑物產品。如何能夠把這些產品和技術有機的融為一體植入建筑物,便成為解決的問題,智能化建筑系統集成技術是借助于樓宇設備自控系統、通信網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把現有分離的設備、功能、信息等綜合集成一個相互關聯、統一、協調的系統之中,由于綜合建筑物的各個環境,它的技術發展必須要多個專業、多個部門綜合協調同步發展,需要統一計劃、統一協調、統一對策,不能各部門、各行業、各環節“各個為政”“互不協調”,更不可分封割據打亂仗。

      (2)智能化建筑技術不同于傳統技術,智能化建筑屬新興的高新技術領域,技術發展還不成熟完善正處在變化之中。因此,技術發展政策急需要有遠見卓識的前瞻性,更需要深思熟慮嚴謹準確性。智能化建筑技術發展要實現技術發展要實現產業化而不是僅看作一項應用技術,目前國內智能化建筑市場仍由國外技術系統產品設備占主導。要大力扶持鼓勵發展國產化的技術產品與系統,技術發展才可能形成國產化產業。

      3.智能化建筑的系統配置

      3.1系統構成

      現代化辦公大樓,多功能大廈的智能化是通過綜合線作為傳輸通道,采用3A系統;通信網絡系統CSA并對各種設備以及各種子系統進行監控和管理來實現的。在這三大系統下,每個系統中需要配置許多不同的子系統,如樓宇設備自控系統中包括: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公共安全管理系統等。辦公自動化從廣義上講即計算機協助進行辦公業務處理,辦公自動化的具體內容因工作性質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即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承擔一般常規的辦公業務活動,如一般文字處理、文檔資料管理、電子郵件、統計數據處理等。經營管理系統則有建設單位根據自身需要自主開發應用軟件。通信網絡系統內容繁多,實際上包含各種語音、文字、圖像、信息系統、傳真服務系統、數據處理系統、可視圖文定位、可視電話定位、會議電視系統、數字無繩電話系統、衛星電視接收系統,有線電視系統、公共廣播系統、音響系統、同聲傳譯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等。

      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涵蓋了弱電系統的所有范圍,涉及專業面廣,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具有智能化系統的建筑物對建造師的建筑設計要求也高了,智能建筑的設計需要智能化設計人員與建筑、暖通、電氣(強電)、給排水、結構等各工種設計人員的密切配合。

      3.2智能建筑的系統配置原則

      建筑環境適應變化的原則,智能化建筑物向人們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安全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建設智能建筑在其界面劃分時,需要考慮使用性質,要和人們正在改變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變化相匹配。隨著高新技術的運用,先進設備和系統的運用,建筑進入人性化時代。

      篇(5)

      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發展快速增長,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國家面臨嚴重的資源和能源危機,違背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原則。傳統建筑行業弊端大、耗能高、浪費資源,造成資源短缺現象。同時施工過程中大量排放給環境帶來嚴重壓力,使我國經濟發展嚴重受阻,不利于國民經濟增長,人民幸福感普遍下降。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產生解決了傳統建筑帶來的危害,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有利于促進節能減排,減少污染,釋放環境壓力。

      1對綠色建筑的解讀

      綠色建筑并不單指“綠色”,而是一種觀念和意義上的健康h保象征,它是指在滿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建造一種不會破壞生態環境,對人體健康無害的一種新型建筑。這種建筑可最大限度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生態環境危害,給人們創造舒適健康的空間。在綠色建筑過程中,低排放的二氧化碳減少了污染,對霧霾、全球變暖都有一定積極影響。

      2綠色建筑的設計要求

      2.1地理環境、材料選取的設計要求

      首先是取址問題。在選址之前,要測定土壤成分,是否存在有毒物質,地下水含量、純凈度,地磁強弱等;其次是材料選取。要盡可能選用天然材料,加工過程少,添加成分少,人工材料要經過檢測,確保對人體、環境安全;最后是地理方位的選擇。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考慮地形、地貌、主導風向、正午太陽高度角、水源、綠地、陽光、空氣、水等自然資源,盡可能采用可再生資源,減少耗能。選址后要進行實地勘探,做好測量,結合地理環境和人文因素進行分析,避免破壞周邊生態環境,減少熱島效應的產生。總之,要做到自然和諧,綠色環保,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減少生態環境壓力,將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友好結合。

      2.2對建造單體的設計要求

      建筑物的形狀會影響建筑耗能。進行單體設計要設計好建筑外形,減少外形面積,減少樓層高度(樓層過高易形成熱島效應,不利于污染物的排出);決定門窗走向時要根據通風通光情況而定,室內采光條件好也可以降低耗能(減少光污染,節能環保);外墻要選取節能效果好的材料替代泥土磚,比如導熱性好,增加墻內保溫材料的使用,冬暖夏涼最佳。注意在單體設計前要做好設計方案,建筑結構和設計要盡可能多,可變性強,彈性空間大。

      (1)建筑形狀與建筑耗能。建筑物表面積與建筑體積比對于建筑的熱工性能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曲面建筑的熱耗要小于直面建筑的熱耗,分散的布局比密集的布局熱耗大。表面形狀、樓層高度對耗能都有影響,最好采用規則的形式建造。

      (2)采光條件與耗能。現代化家居設計對室內明亮度有較高要求,將室內光線調置好會減少對燈光的依賴度。需要注意的是,房屋建造外墻要滿足采光、通風良好,減少對家電的依賴,利用墻板采光控制室內溫度。

      (3)增加設計彈性。增加設計彈性有利于節約資源,降低消耗。可通過建筑結構和設備增加靈活性提高住房的可變性。比如在廚房留出充足的管道空間,利于排水或其他設施安裝,方便戶主入住后的裝修;增加樓梯的可生長性,比如預留量、樓板承重、周邊預留地等;延長家具的可變性,包括管道空間等。

      (4)資源節能設計。多采用太陽能、風能水能、光能等可再生資源,節約利用煤、石油、天燃氣等不可再生資源。

      (5)科學智能設計。高科技產品層出不窮,大量電子通訊和自動化技術在建筑中得以運用,涌現了大批智能化建筑,其可以根據溫度、濕度、風力等情況自動調節空調量,正真做到促進綠色建筑在“高標準、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狀態下持續發展。

      2.3建筑戶外植被空間的設計要求

      前面說到在建造時要考慮到地形地貌等自然綜合因素,除了對于建筑物單體的設計外,還要對戶外進行一定的勘探考量,要符合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原則。戶外土壤要肥沃,有利于大面積綠化,增加植被覆蓋率,通過植被水分蒸發形成濕潤、涼爽的環境。周圍增加喬木的種植量,減少路面吸熱,提高空氣含氧量。目前最常見的環境綠化主要有小區周圍環境綠化和建筑立體綠化。對于小區周圍,用草坪和石子替代水泥路面,輔之喬木,還原一個原生態住宅區。多數小區采用水泥鋪路,其不利于凈化空氣和雨水排放,滲透性極差。立體綠化是引入“土地空間化”概念,主要包括墻面綠化、屋頂綠化和陽臺綠化。常見的有在強烈陽光直射的墻面爬滿綠色藤狀植物,通過植物來避免陽光直射墻面,降低外墻表面溫度,保持室內溫度穩定。豐富的植被有利于凈化空氣、愉悅身心,在美化環境的同時給住戶帶來親近自然的享受,尤其對老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有很大好處。

      篇(6)

      一.綠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一)概念

      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綠色建筑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綠色建筑的室內布局十分合理,盡量減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陽光,節省能源,為居住者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感覺。以人、建筑和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為目標,在利用天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環境的同時,盡可能地控制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使用和破壞,充分體現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報之間的平衡。

      (二)內涵

      綠色建筑的基本內涵可歸納為:減輕建筑對環境的負荷,即節約能源及資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適性良好的生活空間;與自然環境親和,做到人及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處、永續發展。

      (三)設計理念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節能能源

      充分利用太陽能,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采暖和空調,減少采暖和空調的使用。根據自然通風的原理設置風冷系統,使建筑能夠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導風向。建筑采用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平面形式及總體布局。

      2、節約資源

      在建筑設計、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均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要減少資源的使用,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節約水資源,包括綠化的節約用水。

      3、回歸自然

      綠色建筑外部要強調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動靜互補,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建筑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當,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1)綠色建筑的建造特點包括:對建筑的地理條件有明確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綠色建筑有毒、有害物質,地溫適宜,地下水純凈,地磁適中。

      (2)綠色建筑應盡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樹皮、竹材、石塊、石灰、油漆等,要經過檢驗處理,確保對人體無害。

      (3)綠色建筑還要根據地理條件,設置太陽能采暖、熱水、發電及風力發電裝置,以充分利用環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世界各國對建筑節能的關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建筑使用能源所產生的CO2是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來源。節能建筑成為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建筑也應運而生。

      二、綠色建筑存在的三大誤區

      隨著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建筑業的深入,綠色建筑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當前市場經濟的背景下,經濟因素是影響綠色建筑推廣的關鍵所在,一般建筑開發商只看到綠色建筑所帶來成本增加的一面,而綠色建筑巨大的生態環境效益被忽略了。因此,對綠色建筑進行技術經濟和費用效益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人們對綠色建筑的認識還存在著三個方面的誤區:

      1、綠色并不等于高價和高成本

      在樓盤銷售以廣告轟炸和概念炒作盛行的年代,“綠色建筑”也毫無例外地成為房地產商們朗朗上口的新詞兒,以至于讓人們誤以為綠色建筑就是高檔建筑。

      綠色建筑是一個廣泛的概念,綠色并不意味著高價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窯洞冬暖夏涼,把它改造成中國式的綠色建筑,造價并不高;新疆有一種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墻壁由當地的石膏和透氣性好的秸稈組合而成,保溫性很高,再加上非常當地化的屋頂,就是一種典型的鄉村綠色建筑,其造價只有800元/平方米,可謂價廉物美。

      并不是現代化的、高科技的就是綠色的,要突破這樣的認識誤區。把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的發展道路定位在高端、貴族化,不會取得成功;事實證明把發展道路確定為中國式、普通老百姓式、適用技術式,綠色建筑才能健康發展。以前的智能化就走過彎路,許多智能建筑,停留在保安、音響控制等方面,線路搞得非常復雜,造價也非常高,甚至耗電量居高不下,這不是智能建筑應有的發展道路。信息時代,智能化應該是多用信息,少用能源。現在有些地方推行智能開關,用手機就可以控制家里的能源開關,冬天走的時候,就把供熱開關關掉,下班之前半個小時,手機一按,就能把供熱開關啟動,這樣回到家里時,屋里已經暖洋洋的。主人在外邊工作的時候,家中不供熱,能省1/3的能源。把綠色建筑從一個簡單的概念變成定量化的檢測標準,對達到標準的給予綠色建筑的標識,這樣偽綠色就會現原形,最終會退出房地產市場。

      2、綠色建筑不僅局限于新建筑

      篇(7)

      所謂綠色建筑是指環境友好、節能環保而又可持續發展的節能建筑,它不僅能夠有效地節約能源、資源、建筑材料、土地以及水等,盡最大可能的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而且能夠使人們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健康、安全,是一個極為環保的理想建筑。近年來,隨著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大力實施,我國提出了發展綠色建筑的發展規劃和戰略目標,這就為我國的建筑工程設計者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作者主要介紹建筑工程設計者主要本著綠色建筑理念、發展目標和評估標準,朝著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筑目標進行。

      2.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類建筑工程項目日益增多,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球能源的50%都消耗在建筑物的施工建設與使用過程中。而綠色建筑則轉變了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讓建筑設計施工朝著低耗能的方向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建筑能源消耗的自給自足。目前國內建筑的能源利用率相對較低,單位建筑內的耗能是很多國家的2倍左右,因此我們有必要積極推進綠色建筑的持續發展。綠色建筑中的綠色二字,并不是簡單的指建筑立體綠化或者屋頂花園的設計,而是代表了一種象征,指的是建筑物對環境不會產生污染和危害,建筑自身可以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它是在不影響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所建造的建筑物,又常常被稱之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節能建筑以及自然建筑等。

      3 綠色建筑的原則

      一般來講,綠色建筑應遵循的原則:

      3.1 適用技術

      有人誤認為綠色建筑是造價很高的昂貴建筑,實際上綠色建筑是采用適用技術來降低能源消耗的,如自然通風、墻體保溫等,通過利用風能、太陽能等,達到節能和生態化的目的。

      3.2 全壽命周期評測

      從建材的生產到建筑物的建造都會產生相應的廢氣、廢料。綠色建筑是非常注重節能減排和建筑壽命終結后的循環利用等。

      3.3 健康環保的室內環境

      綠色建筑使建筑能耗減少,而且有一個健康、生態環保的室內環境,使人產生更大的生產潛力和創造力。

      3.4 可再生能源

      建筑是能源使用的載體,我們現在可以通過現代技術,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以及人活動產生的熱能等都收集起來,使建筑變成一個能源發生器,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4 發展綠色建筑的對策建議

      綠色環保建筑可有效節約土地和水資源,在降低生產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也取得了一定成績。為了更好地節水、節地、節能和節材等,我們要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同時在政策上也應進行調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4.1 健全制度,進一步完善法規體系

      首先制定《節約能源法》等法規以及制定綠色建筑專項審查制度、專項驗收制度和準入制度等。要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的法規體系,嚴格監管,促使建筑行業成功綠色轉型。

      4.2 加大政策激勵力度

      中央財政加大對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發、推廣經費投入力度,建立綠色建筑的財政、稅收、金融優惠的激勵機制,在土地轉讓、項目審批、綠色信貸等方面進行激勵政策,鼓勵消費者購買綠色住宅。

      4.3 建立綠色建筑評估體系

      結合中國的自然資源與環境條件和發展國情,要進一步研究綠色建筑的概念,制定綠色建筑規劃,針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管理體制的特點,對各國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進行比較研究;開發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軟件平臺和基礎數據庫;開發用于定量評價建筑環境的模擬軟件,建立綠色建筑評估體系和建筑能耗監測平臺。

      4.4 進行有關關鍵技術的研究,建造綠色建筑筑關鍵技術集成平臺

      圍繞綠色建筑的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研究開發綜合性保障技術,對供排水系統的分析、對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存在的室內環境問題等,對室內環境設計預測、供排水等實用技術體系進行研發,進行有關關鍵技術的研究,開展綠色建筑平臺建設,為綠色建筑實施提供有效手段,提高我國在綠色建筑方面的研究水平,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

      4.5 廣泛宣傳,提高綠色意識

      要讓廣大群眾對生活環境的保護意識達成共識,首先要廣泛進行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增強人們對綠色建筑的認識,提高公眾的綠色環保意識;其次要設立綠色建筑策略展示廳。

      5 綠色建筑監理控制要點

      我國綠色建筑尚處于起步階段,綠色建筑施工技術尚不成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綠色建筑施工階段的監理則顯得尤為重要。綠色建筑施工階段應特別注意的要點有:原有的施工工藝相對落后;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不當;新技術施工方案的失敗等。因此本工程監理工作別加強對施工企業的嚴格監理,以減少風險的發生。本工程施工階段的主要施工控制要點有如下幾點:

      5.1 屋頂綠化、垂直綠化、檐口綠化

      屋頂綠化屋頂綠化,即在建筑物頂板上進行植物種植。屋頂綠化具有改善城市熱島效應、增加生物多樣性、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增加屋頂使用壽命等優點。屋頂綠化根據建造方法有傳統建造方法和模塊式預制建造方法。由于本項目的建筑屋頂為非上人屋頂,考慮到屋頂綠化造價要求,本項目采用傳統建造方法。本工程屋頂綠化主要選用景天科植物,采取單一品種和混種兩種形式。由于傳統建造法施工工藝較成熟,監理要點主要集中在保護層、過濾層的施工質量,以及植物種植上。單一品種的屋頂綠化植物選擇主要是使用佛甲草或垂盆草進行屋頂綠化,佛甲草和垂盆草的景觀顏色為綠色,夏季會開一次花,花色為黃色;景天科混種屋頂綠化的植物選擇則是使用十余種景天科植物進行混種預植,景觀狀態四季變換,花期長,花色多。

      墻體垂直、檐口綠化垂直綠化,又稱立體綠化,可有效減少陽光直接照射,降低室內溫度。國內外研究數據表明:陽光反射最嚴重的為墻面、路面,在進行了科學垂直綠化后,空氣濕度可提高10-25%,建筑物外墻溫度可降低5-9℃,大大提高夏季建筑物里人們的舒適感。經綜合考慮,本項目在下沉式廣場和4號子地塊的建筑西面墻體建造垂直綠化。墻體綠化和檐口綠化的建造采用金屬網架式綠墻建造方式,監理過程中主要控制鍍鋅圓鋼框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避免使用過程中因震動、風吹等原因出現剝離與墜落,引發安全事故。圖5金屬網架式綠墻圖6金屬網架

      5.2 太陽能利用

      太陽光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能源,但生活中進入室內的(主要通過門窗進入)往往非常少。采用導光管系統引入自然光,更好地利用了太陽能,能將建筑用電的節約率提高到20%-30%。

      要充分利用太陽資源,根據《公共建筑照明設計標準》,道路照明選用功率40W的路燈,布置間距為10米到15米。將太陽能作為夜間道路照明的能源源頭。太陽能路燈系統的監控要點為:太陽能路燈系統的燈桿與電池組件的一體化安裝施工,桿件的抗風能力。

      5.3 智能照明系統

      篇(8)

      驚艷的建筑奇跡,不再只是想象中的情節;創新思維的推進,儼然讓傳統的標準式建筑成為過去式。線條流動、造型夢幻的建筑,代表著信息時代全新的審美觀念。而面對資源和環境問題,先鋒居住的要義更在于,如何以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讓居住與自然更和諧地統一。當然,構筑先鋒生活的,還有對未知的探索。開發新的感官體驗,營建增進感官的空間,是邁向未知的第一步。

      先鋒的居住要求突破自我的界限,挑戰自我的想象。所以,先鋒的定義永遠是復雜的。它是多意、立體、乃至無窮解的,因此,我們對先鋒居住的解讀,要經過N次方程才能回答完成。

      先鋒N=前衛×數字×未來×節能×移動×環保×互動×智能×……

      先鋒1次方 前衛建筑

      前衛已經結束?

      在世界上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中,在隱匿山間湖畔的鄉居別墅中,總有那么一些建筑在挑戰我們的常識和認知。對于這些建筑,我們很難一言以概之。新概念新名詞層出不窮:解構派、高技派、立體派、生態派、有機派……一部分人還在研究派別,另一部分人則開始探討建筑表皮、熱敏技術、交互式墻體 ?科研在向前走,試驗建筑在誕生,概念規劃走得更遠,究竟如何定義“前衛”?

      有著名建筑設計師雷蒙德?亞伯拉罕甚至表示,所謂的前衛在現在看來已經結束。的確,正如其所說,“前衛就是突破自我,不斷的突破自我的界限,挑戰自我想象的一種極限。”因此,誕生就意味著結束。再看看75歲的建筑大師磯崎對前衛建筑給出的更詳細定義:“當時所有的存在對于現在都是一個目標點,并且都在朝這個目標前進,站在目標的最前端。站在這一點上的東西被稱為‘前衛’。”也許,“前衛”就是一種姿態,衡量它的不在于時間的先后或者某個特定的標準。西班牙建筑大師安東尼?高迪建成于19世紀初的作品,依然讓人感覺魔幻而前衛:弗蘭克?蓋里的最新作品JAC總部大樓雖然已收斂起瘋狂的線條和解構的體態,依然不妨礙它成為2007年的全球十大建筑。

      在這個科技為先的時代,前衛更應該代表一種新的精神,一種對未來的預示,暗含著未來有成為主流的可能。舉目望去,現在活躍在世界建筑舞臺上的建筑師也多是前衛派的先鋒人物:扎拉?哈迪德、雷姆?庫哈斯、斯蒂文?霍爾、伯納德?屈米……無論是哈迪德的流動線條,庫哈斯的瘋狂拼貼、屈米的趣味狂笑,他們都勇于作為全新的現代主義者,嘗試捕捉不斷變化的能量,為現代性提出新的視點。超越形體框架的限制,從不可能之處創造新穎,跳脫制式專一的模式,這就是前衛的進步意義。

      然而,每一種進步都會帶來犧牲。當北京這座充滿歷史色彩的城市,在大膽引入各種前衛的建筑和建筑思潮時,很多人提出了這樣的質疑。的確,過分追求一種外在的變化,起不到對建筑、對文化的一種更大的推薦作用。內涵應當成為前衛的基礎,人本則是前衛的內容。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朱文一教授曾經這樣說過,“中國的前衛建筑應該是從本土文化里面生長出來的。”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前衛建筑才是真正的先鋒建筑,才能營造出先鋒的居住方式。

      先鋒2次方 數字技術

      數字建筑離我們多遠?

      任何建筑和任何居住方式都有前提,這個前提是我們的時代背景,文化溯源,今天,這個前提中最不可忽略的一點是一“數字”。以二進制為基礎的數字技術,在向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席卷而來的同時,開始影響到我們的建筑和居住方式。數碼建筑打破了傳統三維模式,在歐美已由實驗性階段轉入實用層面。它極大地解放了人活動的空間,對傳統建筑美學形成革命性沖擊與顛覆,同時現在的技術手段也已達到了實踐層面。

      看看數字可以為我們帶來什么?基于一種精確的數理邏輯理論,數字建筑師可以把建筑的動態美學的特質演繹至極。數字化的工具與媒介也進一步改變了設計的行徑,使得建筑師可以運用繁復的曲線與形式來模塑近似生物的建筑物。各種復雜的表皮形式被賦予建筑體,可變動調節的薄膜埋藏著數位與機械化的網絡。甚至幾層薄的材質面經過折疊、彎曲、或者注入空氣之后,成為可承載重量的結構。在未來人類社會發展和城市建造中,數字還可以在資源的有效控制和有限分配中顯現出無窮的潛力。

      “互動”在數字建筑中隨時發生。這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永遠變化中”的房屋。KOIJIVlACI作室“升起的摩天大樓”(RESI-RISE)借助計算機數字技術設計出不規則的樓房骨架,使其看起來像一個用復合材料建成的金屬梁架。其上許多移動的住房單元,則像一個永恒的生物軀體。骨架隨居住者的流動而被充滿或者清空,新個體的進駐或是離開,內體都會隨之改變。

      再來看看數字建筑離我們有多遠?在最近的200B Expo Zaragoza展覽中,麻省理工學院的建筑師和工程師就設計出了一座“數字水墻亭臺”。該建筑是用水建造的,液體幕墻不但能夠展示圖像或信息,還能感知到靠近的物體,自動分開讓其穿過。亭臺所有的墻體都用數字水墻構成,屋頂用很薄的水層覆蓋,如果風太大的話,屋頂可以降低。安裝了傳感器的水墻能夠感知到人們的靠近,設計者Mitchell說:“就像摩西走出紅海一樣,水會分開一條道路,讓人們進入,這與固定地點的門是完全不同的。”水墻是首次夢想成真的項目,由于管道和電子設備并不貴,回收的水也是源源不斷的,因此水墻的規模可以做得很大。

      數字技術的發展已經改變我們的思維和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而如今的數字技術也絕非僅停留在對建筑設計的修飾和渲染中,它在設計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多元層面和及其技術之外的文化復雜性,已遠遠不是技術本身所能掌控。它在建筑的功能性、文化性和建造可能性上的探索,以其設計過程的靈活性和可選擇性,超越了傳統建筑學而擴展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的領域中。它與社會、經濟、政治、心理和倫理等多元文脈的有效融合,注定了這將是一場顛覆傳統建筑方式和居住方式的革命。

      先鋒3次方 未來之城

      誰在競爭未來之城?

      新千年伊始,一個個宏偉的造城計劃就在各國開始醞釀。當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發展問題擺上日程,各國的新造城計劃中就增加了很多想象力的色彩,由此讓這些在一兩年或十幾年以后即可實現的城市居住夢想,變得大膽而富有夢幻色彩。迪拜――每一個建筑都吸引眼球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商業城市迪拜以極高頻率推出的城市和建筑計劃一個比一個大膽。迪拜之所以不惜重金建造前衛建筑,目的是要在全世界范圍內打造獨一無二的、“世界級”的迪拜品牌。有眾多堪稱奇跡的建筑構筑起來的迪拜城。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未來之城”。即將

      完工的世界第一高樓的迪拜塔,為了防止被對手超越,至今仍對其高度保密。這座高度成迷的迪拜塔耗資約10億美元。與此同時,迪拜還有以人工填海方式建造的3座棕櫚島、由300座小島以世界地圖形狀組成的世界島等,其想象之大膽、設計之有氣魄,為世界矚目。

      即將動工的“旋轉公寓”則可稱作奇跡中的奇跡。這座摩天大樓最神奇的地方是它能做360度旋轉,是世界首座以太陽能為動力的整體旋轉大廈。因此,這是一座公平的大廈,任何人在任何時間段內的視野范圍都一樣,沒有哪個房間視野最好。

      坐落在阿聯酋阿布扎比的“”大廈,則是對傳統高層建筑施工和結構局限的挑戰。這座大廈由五星級飯店、酒店公寓、住宅樓和辦公室組成。它的外形酷似兩條性感漂亮的“腿”,彎曲交錯在一起。一條“腿”高330米,飯店位于其頂部。兩條“腿”的中部用一座天橋連接,將上層的大廳也連接起來,形成結構上的輔助支撐。看上去這兩條“腿”伸向了天空,好象擺脫了重力的束縛。

      莫斯科――世界最大的建筑

      新經濟城市愿意從形象上尋求突破。莫斯科已經規劃立項的一個建筑――水晶島,將成為“全球最大建筑”。這座外形宛如圣誕樹的玻璃材質建筑將憑借約250萬平方米的總建筑面積躋身吉尼斯世界紀錄。設計師諾曼?福斯特認為,“水晶島”無疑將成為俄羅斯重新復興為世界大國的象征。

      造價40億美元的“水晶島”不是世界上最高建筑,但建筑面積卻總計有250萬平方米,相當于美國華盛頓五角大樓面積的4倍。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樓中之城”,將有900個公寓和3000個酒店房間,可供3萬人同時居住。 “水晶島”里還將建造一所國際學校,多個電影院、博物館、劇院、醫院、體育館。如果一切順利,水晶島將在6年內順利完工。

      韓國――蜂巢一樣聚集

      韓國的宏圖狀志是未來在首爾市建造一座史無前例的“摩天蜂巢城”,由此創造一個更適于未來人類居住的環境。首爾市南部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命名為“首爾公社2026工程”的蜂巢城計劃正是為解決日益嚴重的人口和環保問題提出,有望在2026年建成。

      蜂巢城占地40萬平方米,由15幢16到53層,被稱為“綠塔”的塔樓組成,這些塔樓個個都酷似碩大無朋的巨型蜂巢,而且全都被綠色植物覆蓋。每幢“綠塔”直徑達75米,每隔數層塔樓就會向外部隆起,形成一個巨大的“圓球”。“圓球”將按照功能不同,被劃分為公共區、私人區和商業區。

      “摩天蜂巢城”將嚴格按照環保節能的要求而設計。每座“綠塔”表面全都是巨大的六角形窗口,這些窗口將使用光電玻璃、墻體玻璃面板等高科技材質的玻璃打造,從而可以充分利用陽光和能源。在“綠塔”表面玻璃之間的骨架上,將種植各種各樣的攀緣植物和花草,不僅使塔樓內部保持清涼,而且令居住環境更加健康,讓塔樓本身就成為一個垂直方向的“公園”。

      先鋒4次方 節能房屋

      適應氣候變化的房子?

      住宅本是一種遮蔽物,但1902年開利博士發明空調技術之后,建筑的表皮卻開始異化為“時裝”。當人們抱怨我國城市的無特色時,本應回歸建筑的本源去尋求答案。通風,遮陽,保溫――這些建筑原本最重要的功能,無疑是這個綠色環保占主流的年代,建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先鋒的居住,更要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節約一切可節約的能量。積極適應氣候變化的建筑立面,將是最有市場,也最非空談的一種節能方式。讓建筑的表皮呼吸,這是雙層皮幕墻的構思思路。在這種思路下,建筑不應是一個簡單的熱水瓶,在冬天,除了保溫,它還應該充分吸收陽光以實現被動式采暖,而在夏季,它又必須有效地防止熱量進入。雙層皮玻璃幕墻可以動態地調整建筑對冬、夏季節相互矛盾的要求。在冬季,陽光照耀下的雙層皮玻璃幕墻可以形成一個溫度緩沖層,有效地減少建筑室內外溫差,從而降低熱損失,而大玻璃立面為建筑充分利用太陽能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在夏季,可調節遮陽百葉因其置于雙層玻璃之間,從而得到了保護。流動的空氣足以帶走金屬百葉吸收的熱量,減少熱量進入室內的概率。

      由仿生學獲得啟示的外墻材料在建筑立面上的應用,也將極大改善節能效果。普通外保溫墻體的設計目標很單一,即防止熱量外逸,而新型節能墻體的設計目標則是雙重的,在保溫的同時還可以高效地吸收太陽能,也就是只允許能量從外到內的單向流動。德國建筑師赫爾佐格教授設計的windburg青年旅館和慕尼黑普拉赫住宅在南向局部使用了THI作外墻,可以讓室內外溫度溫差相差十幾度以上。

      先鋒5次方 移動生活

      采購單里還有一所房子?

      曾經,預制房的概念曾一度和某種歪歪斜斜、脫皮破敗的房子聯系在一起。很多人都覺得那是令人討厭的東西。許多社區還想從法律上禁止它們在城市中的存在,因為在人們的概念里,活動房一般都被建造得很脆弱劣質的鋁片,墻壁很薄,一點燈就呲啦呲啦響。而且,老舊的活動房幾乎只是“停靠”在某地,沒有固定的地基和栓鎖系統。

      今天的預制房設計在全世界卻前所未有的活躍,因為它不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移動式的生活方式,更以產業化的方式為建筑的經濟環保性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預制房屋一般在三維模型中制做,具有很強的設計靈活性。預制建筑系統的模件可結合起來,建造一層、兩層或三層的住宅,還可用于多家庭復合住宅的建設。當模件抵達建筑現場時,可隨時在地基上組裝。除了一些內部裝飾,包括板墻、鑲邊、地板和櫥柜已完成外,隔熱障壁、管道、配線、壁板和其他建筑細節的大部分也已完成。預制房屋的現場完工根據房屋的大小、風格和特點,由客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定制。

      對預制房屋在工廠統一加工,這樣既可以有效控制工藝和質量,也保證了成批生產的低成本。基本構架和組件生產完畢,就可以用卡車運輸到我們希望居住的地點。預制房屋往往在抵達現場當天或幾天以后就可以搬進去住。由于其獨特的結構設計,預制房屋可安裝在表面地基如支柱上,還可以在新址重新安裝。

      先鋒6次方 環保之家

      何不廢物利用?

      環保是21世紀最時髦的話題,這一點,也毫不例外地體現在如今最新的家居潮流中。在2008年初舉辦巴黎家居展上,環保成為最大的亮點。設計師們紛紛絞盡腦汁,以各種手段,詮釋著家具的環保理念。

      收集家里的破布頭、舊衣服、廢罐頭,這些原本廢棄的材料,卻成為設計師們手中最有價值的物品。用環保得不能再環保的廢舊材料制成的家居,無疑可以稱得上最環保的家具了,而這一點,絲毫不會損壞家具的美感,相反,還由此產生出另一股另類時尚風潮。

      看看這些“廢物利用”的寶貝吧:雞蛋紙墊做的矮凳質地結實而不乏舒適性;完全由紙板制成的辦公室家具,可謂百分百無毒無污染;舊報紙做的插花也可以很艷麗婉約;罐頭瓶蓋、鏡框等無數種雜物組裝拼貼在一起的吊燈,一樣令居室富麗堂皇。

      先鋒7次方 互動感官

      第六感空間?

      先鋒派的設計師,無時無刻都在通過作品表達其對未來住居

      時尚的預測。每年,科隆家居展的“理想之屋”展廳,都會邀請最前沿的設計師,通過作品,從商業、文化和設計思維層面,表達其對未來的居住形式及設計整合的跨領域方面的前瞻見解。最近一屆的科隆家居展,邀請來國際級首屈一指的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筑師札哈?哈蒂德,與縱橫日本各大國際級制造品牌設計師深澤直人,分別打造一座理想之屋,截然不同的設計理念與作品呈現,讓兩個空間散發截然不同的創意氛圍,然而,它們的共性卻直至未來居住的方向――更為詩意的感官體驗。

      “輕飄的線條,流動的空間”成為哈蒂德設計主題,因此,在這個空間里幾乎看不到任何一處垂直水平線條,有的只是充滿著流暢曲線的空間韻律,不論是家具、燈具、櫥柜、盥洗設施……所有的對象,全都在一個純白的空間場景里連成一氣,在里面的生活,就像置身于科幻電影中的未來空間,整個空間經驗將是陌生新奇的。

      “沒有曲線,就沒有未來”,這是哈蒂德對未來的批注,她相信未來世界里的所有接口、所有對象,包含建筑本身都應該跟人的身體直接呼應,更應該是自然有機生命的一部分,而未來的生活空間將不再會是由當下艱澀的幾何線條、充滿敵意的尖銳角度以及不連續的獨立元素所支配而成,取而代之的將是超越物質本能及機能幾何意義的形式融合所產生的連續有機體。

      另一座是來自日本商業設計大師深澤直人的理想之屋。深澤直人認為,未來將是電子產品、數字家庭大行其道的世代,生活中將充斥著許多對象,而每一件對象,無論是在造形上,或使用機能上,都必須協調運作才得以獲致生活的平衡,因此,在深澤直人的作品里,我們看到了比較接近現實生活的真實,一種關于形式與機能的互動平衡。

      這位日本大師所打造的未來之屋全部保留建筑體最單純的直線面貌,開放空間里隨意擺放可站立的家具。他認為未來所有的家具都會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追求便利的過程,從原本占有的空間位置慢慢脫離而跟著人們移動,或被安置在空間的墻壁里,就如同現今的空調、照明設備、電視等都慢慢往壁面移動,家用電話和音響也被可隨身攜帶的無線電話、手機、椅及隨身聽、MP3所取代,如此來空間會有越來越多的留白。

      從深澤直人的作品,我們彷佛看到了比爾?蓋茨不斷倡導的數字家庭原型,在極簡的造型背后,其實蘊涵著復雜的機能關聯,在空曠的居住空間里,其實交織著無數的無線連網,生活的簡單表面背后永遠是由復雜的精確設計所成就的。

      哈蒂德是一位建筑師,她的作品呈現的是未來的流暢空間型態,而深澤直人是一位產品設計師,他的作品呈現的則是對象造型的整合。

      先鋒8次方 只能家居

      做個幸福的懶人?

      信息化社會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與工作習慣的同時,也對傳統的住宅提出了挑戰。人們對家居的要求早已不只是物理空間,更為關注的是一個安全、方便、舒適的居家環境。

      幾年前,比爾?蓋茨花費巨資在華盛頓湖畔建造的智能化豪宅,曾一度吸引了眾多目光的聚焦。如今,智能化家電、智能化照明系統、智能化保安系統,乃至智能化小區的各種提法早已見慣不怪。在靜謐的晨光中,主人公正在臥室酣睡。這時,時鐘指到7:00,起床的時間到了。突然,音響、電視自動啟動,洗手間的燈光由弱漸強,窗簾自動拉開,咖啡壺自動開煮咖啡;在聲光的提醒下,主人起床了。在盥洗、用餐之后,主人公出門,回頭一按手中的遙控器,家中的安防系統自動啟動,電視、音響和家中的所有電燈全部關閉……以上場景曾作為智能化家居的美好生活畫面而廣為傳誦。

      今天,伴隨著智能化技術逐漸走向成熟,對智能化家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的基本目標是將家庭中各種與信息相關的通信設備,家用電器和家庭保安裝置,連接到一個家庭智能化系統上進行集中的或者異地的監視、控制和家庭事務性管理,保持這些家庭設施與住宅環境的和諧與協調。新的智能化挑戰在于,如何將傳統的有線傳輸擴展為無線傳輸。因為無線傳輸的移動性和可擴展性是有線傳輸方式所無法具備。而無線智能模塊最大的優點是安裝方便,可拆分性強,能更好地適應各種應用環境的需要。每一個智能模塊都是一個無線接入點,彼此互不干擾。

      事實上,與普通的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僅具有傳統的居住功能,還由原來的被動靜止結構轉變為具有能動智慧的工具,幫助家庭與外部保持信息交流暢通,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為各種能源支出節約成本。

      篇(9)

      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是指該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是綠色環保的,它在建筑時不污染和破壞環境。與以往的建筑材料有所不同,智能是指該建筑物可以在不借助電力等資源的情況下完成調節室溫和室內光線,安全檢測和監督等功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它是生態技術和信息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是當今工程領域的一種新技術。它與傳統建筑工程相比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如: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有效節約建筑用材,能夠滿足人們的現代化需求等。

      二、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特點及功能

      智能是指通過使用科學且先進的技術方法為建筑提供了大方面的服務功能,即安全性、舒適性和便利高效性。它為人們在社會信息化的新時代下提供了更高的保障,滿足了人們更高的功能需求。綠色則使建筑成本降低,使建筑材料更環保,為人們提供了健康的生活環境。

      1.高度結合的系統從技術的角度看,智能建筑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各個子系統的功能信息等集合到一起成為一個協調統一相互關聯的系統,滿足人們的需求。這是綠色智能建筑和傳統建筑最主要的區別。

      2.節能減排傳統建筑中是通過空調,燈光照明等達到調節室內氣溫和亮度的,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易造成環境污染。如現在的貿易大樓內全營業時間都需要照明,夏季與冬季也需要空調來調節室溫以滿足顧客的需求。而智能建筑則是通過借助自然光和自然風來達到調節室溫和室內亮度的目的。

      3.節省維修系統的費用據統計,一座大廈從建成到使用壽命結束,它的運營費用和系統維修費用是它建造成本的三倍。可見,傳統建筑中系統維修費用之大。而智能建筑技術是完全借助自然光來滿足顧客需求,大大降低了成本。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保護了環境,減少了環境污染。

      三、世界綠色組織和我國綠色組織的發展狀況

      世界各國的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建筑標準,評估它是否符合綠色智能建筑的方法,在哪些方面評估,評估指標等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制度,各有其特色。但基本上,這些國家的目標都是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加強對環境的保護能力,讓人們生活更健康舒適。在我國就目前階段來看,我國的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是隨著每年建筑項目的增多,我國人民對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認識也在逐步提高,節能減排必將是以后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發展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措施

      1.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在世界的其他國家,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之所以迅猛發展是因為在他們所在的國家頒布了一系列與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使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得到保障。同樣,在我國要想使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得到發展就需要為其提供相關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通過法律法規來加強人們對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重視,從思想上認可。因此,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是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得以發展的依據和保障。

      2.加強經濟發展技術的發展需要強大的經濟做基礎,所以想要使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得以發展,我們首先要發展我國的經濟,通過發展經濟來為技術發展提供條件,我國雖然人口眾多,但經濟實力一定程度上來說還是相當雄厚的。但不能忽視的是我國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只要經濟跟得上,技術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3.完善激勵機制雖然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不僅會給我們的生活環境帶來便利,也會為我們提供更加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但很多人對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沒有想要去了解或居住的欲望。人們對他的理解可能僅僅停留在環保綠色方面,對它可能為我們的生活制造財富這一點上并沒有得到具體而深刻的認識,所以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推廣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礙。因此要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加強宣傳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優點,其對環境的好處,對人類生存環境所達到的舒適程度健康程度,讓人們認識到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對我們生活的改變。通過宣傳技術知識,將強文化教育,激勵人們去接受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增強人們對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欲望。

      4.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本身的限制近年來,雖然我國在航海航空各個領域的建造技術突飛猛進,但對于新技術以及在技術方面的創新還是有所欠缺。我國各地區教育水平不一致,人才分布較不易集中,在技術方面的人才不易尋找,因此集中發展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有一定的困難,使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得到顯著的提高是我們應在技術上實現的突破。

      5.缺乏系統的支持及推廣機制發達國家在三十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對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研究,從提出研究到現在已有了大量的經驗和成熟的技術,也有了對應的推廣機制。在我國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的提出相對較晚,因此現階段技術不算成熟,再加上我國缺乏一套完整的推廣機制。因此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在某些程度上受到制約。

      6.能源種類不合理在我國,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能源主要有煤炭,天然氣,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在我國能源浪費現象比較嚴重。這種浪費不僅體現在一些大公司大廠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浪費也隨處可見。

      篇(10)

      1.BIM應用需求通呂運河水利樞紐工程BIM應用需滿足:施工部署及施工工藝事先虛擬建造,為項目科學、高效組織實施提供保障;利用BIM+智慧工地系統數字化管控,實現項目施工精細化管理;通過模型建立以發現圖紙遺漏、矛盾或錯誤,通過碰撞檢查找出具體問題后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等。2.BIM應用流程引進BIM+智慧建造關鍵技術,通過將BIM、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管理,構建水利樞紐工程智慧建造關鍵技術,加強施工過程中對進度、質量、安全、環境等要素全方位實時監控,著力打造水利工程建設精細化、標準化、智能化管理模式。

      二、BIM技術的具體應用

      1.設計階段模型建立根據設計圖紙并嚴格按照BIM標準體系搭建水工結構、金結、建筑、MEP、幕墻各專業基礎模型,并由BIM工程師組織各專業工程師進行檢查、分析,核對模型準確性、完整性等。2.施工過程部署(1)虛擬仿真。前期BIM策劃先行。項目部入場之初,通過BIM規劃,高效利用場地,建設標準化園林式工地。(2)臨建布置。通過虛擬布置確定場區內加工廠等臨時設施,合理布置臨建系統裝置,響應綠色節能施工要求。(3)大型機械管理。通過建筑模型與場地位置關系,方便確定塔吊等大型機械的布置方案,檢查群塔高度關系與碰撞情況,對現場布置有更直觀的把控。3.圖紙會審及優化在構建模型過程中,利用BIM技術三維可視化并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提前將圖紙存在的問題向設計單位反饋,及時優化調整施工圖,有效縮短設計變更時間,加快施工實施進度。4.沉浸式可視化技術交底為解決常規平面化施工技術交底不夠直觀、被交底人對交底內容理解和認識不到位等問題,利用BIM模型的直觀特點,進行沉浸式可視化施工技術交底,以提高交底內容直觀性和精確度,提升施工技術交底效果。5.基于BIM施工模擬優化應用BIM模型深度優化模板設計,指導施工生產,提高成品質量檢測合格率。在施工中提前運用BIM技術對工程實體進行精準建模,并虛擬施工,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施工安排,如對基礎和防滲三軸水泥攪拌樁進行三維精細化樁位放樣,模擬現場施工,用于指導現場實施以消除空間誤差。6.碰撞檢測利用BIM建模技術,預先對設計圖中的機電管線進行三維立體排布,消除位置矛盾或不合理布置方式等,優化設計使其布局更加科學合理。進行三維可視化交底,在虛擬建筑物內部漫游,了解各個構件信息、設備位置關系、空間關系、施工順序等,提高施工人員對圖紙的理解。7.工程實體準確算量BIM模型建立后,可根據模型參數準確快速計算及統計工程量,提升工程計量的準確度與工作效率。與傳統的根據圖紙計算工程量的方式,在異形構件工程量計量中尤為突出。8.安全配置模型對施工用外排腳手架配置安全模型,明確步距、立桿間距、剪刀撐配置等關鍵參數并進行腳手架穩定性驗算。9.模型安全分析交底運用專業軟件對施工模型涉及的如“四口五臨邊”等較大危險源進行分析和測評,生成分析及測評報告并利用建模技術進行三維可視化安全技術交底,提高作業人員安全防范意識。10.傳統施工工藝優化本工程利用BIM+3D打印技術,指導泵站流道異形鋼模板設計、加工及安裝,并利用三維模型對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該施工技術有效解決了常規木模施工可能帶來的流道斷面結構尺寸精度不夠、流道表面平整度差、現場配模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等不利影響。

      三、BIM管理應用

      1.BIM+智慧建造管理平臺本項目自開工之初就搭建了BIM云端管理平臺,通過分配項目管理人員權限,以終端BIM模型等信息共享互通為核心,實現施工進度實時可視化管理、質量安全管控信息云平臺同步、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等信息云端實時共享查詢等,改變以往傳統項目管理模式,使數字化管理深入項目常態化管理。2.完成水利工程標準化構件庫項目部BIM工程師前期與軟件研發人員進行了深入對接,在平臺使用及管理過程中根據水利工程特點不斷對平臺系統進行優化設計與功能細化提升,并基于通呂運河水利樞紐工程不斷完善水利工程專用構件庫,使之初步適應水利工程建設。在項目部及公司的推動和支持下,現已根據本工程應用情況推出了BIM5D水利專版。3.生產進度精細化管理基于平臺可實現進度信息的互聯互通,實時讀取進度信息,與BIM模型建立關聯實現進度信息三維可視化,施工管理人員可詳細看到施工任務完成情況、延期情況、延期原因、任務負責人等信息,而實現施工進度動態控制。4.質量管理可追溯性使用BIM5D平臺質量問題追蹤及處理功能,現場管理人員利用智能化終端設備(手機等)將現場發現的質量問題予以記錄并在BIM模型中相應位置予以標注后反饋到平臺云端,相應責任人能夠第一時間收到問題信息并及時處理問題。5.安全管控應用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可以使用手機客戶端等智能終端設備將現場安全問題予以記錄并在BIM模型中予以標注位置、問題級別、責任區域等信息,并反饋到平臺云端從而第一時間推送給相關責任人,使其能夠及時處理問題。6.VR沉浸式虛擬安全教育依托BIM+智慧工地云管理平臺,引進BIM-VR安全體驗系統,通過結合項目BIM模型設置虛擬危險源并模擬事故發生過程,讓體驗者走進較為真實的虛擬現實場景中,并通過沉浸式、互動式切身體驗使其得到更直觀、深刻的安全風險防范教育,以提升全員安全意識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7.勞務實名制管理結合BIM技術、可穿戴智能安全帽、人員進出口閘道機和GIS系統,建立基于物聯網的勞務實名制系統,可以實時統計工人的出工情況,并對施工人員進行實時定位,進行實時管控和科學調配。勞務實名制系統還可以直觀地展示出施工現場各工種、各承包隊伍工人的年齡分布等信息,便于進行社會化數據分析管理。8.建筑物位移沉降觀測BIM模型建立過程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布設沉降位移觀測點,導入現場實際監測數據并設置報警值,定期生成監測曲線及監測管理報告,有利于掌握建筑物位移情況,超過閾值時自動報警提醒,保證工程建設安全。9.高支模支架安全監測通過高支模監測系統,實現對高大模板立桿軸力、立桿傾斜、模板沉降、立桿位移受力狀態的實時遠程監控,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10.塔吊監控引進塔吊監控系統,主要包括風速超限報警、防傾斜報警、禁行區域設置保護及預警、多塔吊的防碰撞預警、智能化制動控制、增加塔吊黑匣子等多種功能實現。11.環境監測系統本項目在施工現場專門設置有環境檢測儀,實時監測空氣質量、溫度濕度和噪音音量,同時項目平臺用圖表方式直觀展示環境監測狀況,并且對歷史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

      參考文獻:

      [1]朱洪波,等.物聯網技術進展與應用[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

      篇(11)

      引言

      智能建筑作為建筑領域的新生產物,隨著一個國家及地區建筑工業的發展而發展,并成為建筑市場倍受歡迎的一枝獨秀,是衡量建筑生產力水平的一把標尺,埃塞俄比亞目前智能建筑的發展剛剛起步,但是,隨著現代世界先進建筑文化思潮的沖擊及尖端科技的引入、一些政府部門建筑的職能要求,智能建筑也逐漸嶄露頭角,智能建筑的發展空間隨著建筑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而日益廣闊。同時,新型建筑生產技術的不斷引進也不斷的影響著埃塞俄比亞人的建筑設計思維。建筑觀念及生產技術的轉變,為智能建筑的市場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一、埃塞俄比亞建筑工業概況

      埃塞俄比亞作為非洲乃至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其年經濟增長只有2-3.5%,建筑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占到其國民生產總值的20%,但至今很多建筑科技領域還是空白,隨著近代工業、農業及畜牧業的不斷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2004年6月份政府土地政策的開放,建筑供需問題初顯端覦。而智能建筑作為建筑領域的新生產物,在埃塞俄比亞也必將隨著外資經濟技術的沖擊而在短時間內開花結果。

      埃塞俄比亞建筑工業比較落后,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作為全國的經濟政治中心,擁有固定市民約五百萬,而30%的城市居民居住水平只限于簡單的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居住條件非常簡陋,小部分居民建筑還生活在茅草屋及簡單的瓦壟鐵圍護結構建筑中。城市基建及規劃剛剛起步,建筑市場蘊涵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這就為智能建筑的發展提供必然的先決條件,同時一些知名的跨國公司對其建筑市場的介入,引入了先進的技術及生產工藝,使得亞的斯亞貝巴的建筑業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內走完了其本應漫長的技術產業革新道路,為智能建筑的醞育成長提供了適宜的發展良好條件。據統計:目前埃塞俄比亞30%的基礎建設由外資公司完成,其中房建工程外資公司約占15%的市場份額,一些知名的跨國公司例如日本的Kajima、意大利的Salling、Varnero、Elimu,德國的G·T·Z、西班牙的J&P公司、中國的CRBC、安徽國際、CGC、中水集團等等。

      埃塞俄比亞建筑工業產品80%靠進口支持,由于運輸費用的影響,大部分建材、設備單價非常昂貴,市場價格十分不穩定。本土建筑材料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價幅波動顯著,舉例來說埃塞俄比亞全國只有三家國家水泥廠,Muger cement factory、National cement factory和Mosobo cement factory,年生產能力只有60萬噸且產品形式單一,大部分時間內整個國家建材市場只有兩種水泥OPC(普通硅酸鹽水泥425#)與PPC(火山灰質水泥325#)且經常陷入供不應求的尷尬境地,市價波幅受供求影響從900比爾到2800比爾不等,所以亞的斯亞貝巴乃至全國的基礎建設工程都會經常由于水泥供應的問題而被迫停工,這就造成了建筑承包商無形的經營風險,也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需要。同時,建筑市場技術生產水平比較落后,建筑施工機械化水平比較低。所有這些問題在短期內都將成為制約埃塞俄比亞整個國家建筑發展的不利因素,同時也制約了智能建筑的發展。

      埃塞俄比亞氣候四季如春,整個國家地處熱帶,位于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全國大部分地區地勢比較高,平均海拔高度在2500米左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只有10-27℃。3-5月最熱,最高氣溫可達34℃左右,11月至翌年1月最涼,高原地區最低氣溫可達0℃。每年10月至5月為旱季,6月-9月為雨季,7、8月份降雨量最多,高原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1500毫米,低地和谷地為250-500毫米。良好的氣候條件為建造產業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同時也避免了季節性施工帶來的額外的成本投入。

      二、智能建筑在埃塞俄比亞的發展現狀分析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基本環境為依托,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與結構綜合布線系統(SCS)的有效集成運作,實現樓宇自動化系統(BAS)、通信自動化系統(CAS)和辦公自動化系統(OAS)的綜合職能,從而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適、快捷的服務,達到降低能耗、綠色環保的智能化效果。智能建筑是經濟增長到一定程度或受建筑使用功能影響的產物,眾所周知,中國智能建筑的發展源起于90年代初期,而且發展速度非常快,導致經過近二十年的時間內在整個中國從公共設施到住宅小區,無處不見智能建筑的影子,而且隨之產生了統一的智能建筑標準,并有專門的管理機構,使得中國的智能建筑不論從設計還是從施工工藝上都日趨成熟。埃塞俄比亞的智能建筑現狀與中國相比則大相徑庭,從短暫的發展歷史來看現狀,埃塞俄比亞的智能建筑發展應該具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埃塞俄比亞國智能建筑屈指可數,但現代化程度非常高,這期中的大部分建筑為政府投資或外資援助項目,比如位于亞的斯亞貝巴市的國家電信中心大樓、非洲聯盟中心、希爾頓大酒店及國家民航中心大樓,每一棟建筑都是所在城區的地標工程。

      在埃塞俄比亞國內,即使是很普通的民用建筑,由于受社會條件、自然條件及人文條件的制約,營造成本都非常的高。同樣的結構類型,在埃塞俄比亞的建筑實際成本是中國北京地區的2-3倍,而且建造過程有天壤之別,生產力水平低,建筑機械化比率只有30%,施工周期不穩定等等諸多因素,埃塞俄比亞國內的設計單位理念新穎,設計作品獨特,但由于施工水平比較低,建筑作品智能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建設單位對智能建筑的理解都基本停留在一種淺顯的認識階段。

      近些年來,隨著一些知名的跨國建筑設計事務所及營造工程公司的進入,埃塞俄比亞的建筑產業不論從設計水準還是施工工藝水平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城市面貌也逐漸的得到改善。

      三、智能建筑在埃塞俄比亞的市場發展探索

      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城市規劃水平的穩步提高以及國民對周圍建筑環境意識的轉變,相信在亞的斯亞貝巴乃至整個埃塞俄比亞,智能建筑的影子必將如雨后春筍般的拔地而起。

      從某種角度看,智能建筑的在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依賴與這個國家地區的城市基礎設施。埃塞俄比亞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近幾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國民的日常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受世界各國先進的建筑思潮的影響,智能建筑的理念也逐漸的走近埃塞俄比亞人,所以,居住環境的智能化理念已經深深的植入了普通市民的心中。相信不久的將來小區環境的智能化要求將會為埃塞俄比亞的智能建筑市場打開一扇長足發展之門。

      當前, 埃塞俄比亞的智能化建筑作品大都由外商設計、外商營造。但同時這種市場的發展和轉變能夠為埃塞俄比亞國內的設計師提供了很好學習機會,同樣也會為其國的智能建筑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市場轉變了、靈活了、豐富了,人的財富增加了、閱歷寬廣了、需求提高了,就會不斷的涌現出全新的設計理念。智能建筑就是建筑市場發展到其一定成熟階段的產物,也是建筑發展追求的比較高的目標。發展就是一種必然趨勢。埃塞俄比亞的智能建筑能否商業化、平民化依賴于世界智能建筑發展的態勢,費用降低了、功能齊備了、水平提高了伴隨著工業化發展的步伐,埃塞俄比亞人也會把智能建筑放到自己的發展歷程上來。

      四、結束語

      同許多其他工業一樣,埃塞俄比亞的建筑業目前也依賴于世界各國的扶持,很多城市的基本建設均由別國幫助完成。所以,很久以來,整個國家的建筑行業對于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程度要求很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種不正常的惡性市場競爭,使得建筑營造陷入一種起點低、發展緩慢的亞健康狀態。近年來,隨著國家土地政策鼓勵建筑開發的改革及城市基本設施水平的穩步提高,一些要求高品質、高智能、綠色環保建筑的呼聲越來越高,在跨國建造公司的介入與激勵下,一些符合現代審美情操及高效節能的智能建筑不斷涌現,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著勤勞智慧的埃塞俄比亞人的感官,為智能建筑的發展奠定了主觀的人文基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社會客觀條件的不斷完善,智能建筑必然會在美麗的非洲屋脊留下一道靚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鄭潔,伍培. 智能建筑概論[M] .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6。

      [2]Ethiopia: five more years. The Economist [J].London: The economist magazine, May, 2010。

      [3]阿德朱莫比:埃塞俄比亞史[K]. 北京:商務出版社,2009,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91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99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2020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99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欧美大片日韩精品|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