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是一本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文化對外翻譯與傳播研究中心(文化與旅游部兼轄)主辦的文化期刊,2016年創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漢學論稿、漢學現場、漢學講堂、書序/書評、書畫展示。
《漢風》創刊于2016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一本專注于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期刊,承載著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促進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任。這本雜志不僅是一個文化的傳播者,更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它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入的剖析,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雜志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全面展示。從古代的詩詞歌賦、書法繪畫,到現代的京劇昆曲、民間藝術,雜志都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報道。這些傳統文化元素不僅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通過雜志的傳播,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更好地被廣大讀者所認識和了解,進一步激發人們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自豪。
同時,雜志也致力于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它關注當代藝術家和學者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報道他們在傳承中華文化方面的努力和成果。這些藝術家和學者通過自己的創作和研究,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新作品和理論成果。這些成果不僅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二)來稿須由作者單位負責保密審查。有本刊編委的各單位作者,投稿前先將稿件交由本單位編委初審。
(三)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公開出版發行的主要文獻,按照文中首次出現的次序編號,在文中對應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
(四)文中章節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如…排序;二級標題形如…排序;三級標題形如…排序。
(五)正文部分小標題一般單獨占一行;段首小標題,前空兩格,后空一格。層次編碼依次使用一、二、三…;1.2.3.…;1)、2)…。也可使用1.1、1.2、1.3…的格式。
(六)注釋是作者對標題或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頁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指示序號相一致,一律用①、②……標注。
(七)每篇文章都需要有投稿作者和通訊作者,可以由同一人擔任。如果是學生,通訊作者應該是指導教師。
(八)論文需有200-300字的中文摘要、3-5個關鍵詞。凡有數學公式、曲線圖的文稿,務必字跡清楚、規范,圖形清晰。
(九)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十)凡用文字不能直觀說明問題的,要配以圖和表。如用圖和表,則文中不需重復其數據,只需強調或摘述其主要發現。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31號生產力大樓B座6層,郵編: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