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地理學報》創刊于198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地理學領域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自創刊以來,便以其獨特的學術定位、嚴謹的學術態度以及廣泛的國際視野,匯聚了國內外地理學研究者的卓越智慧,為地理學的發展與進步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該期刊不僅是一個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舞臺,更是一個推動理論創新與實證分析深入融合的重要陣地。
在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方面,雜志始終緊跟地理學發展的前沿動態,及時發表國內外學者在地理學各個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些成果涵蓋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城市與區域規劃等多個分支學科,既包括對地理現象、地理過程、地理規律的深入探索,也包含對地理問題解決方案的創新思考。通過雜志這一平臺,地理學研究者能夠及時了解同行的最新進展,促進學術思想的碰撞與融合,共同推動地理學知識的積累與創新。
在推動理論創新方面,它鼓勵學者在地理學研究中勇于突破傳統框架,提出新的理論觀點與研究方法。期刊發表了大量具有開創性的理論文章,這些文章不僅豐富了地理學的理論體系,更為后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與思路。通過理論創新,雜志為地理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地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化與拓展。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作者應遵守學術規范,切勿一稿多投, 凡投稿3個月內未收到通知可另投。
(二)《華南地理學報》嚴格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原則,請勿在正文及注釋中出現與作者相關的 背景資料。審稿人與作者不在一個單位、不在同一課題。編輯不向作者和審稿人透露對方的 姓名和單位。
(三)正文格式和結構學術論文、研究報告類分為:引言、材料(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4個部分。各層次的編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
(四)非直接引文注釋,注釋前應加“參見”;非引用原始資料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以“轉引自”為引領詞注明轉引之文獻詳細信息。
(五)來稿務必立論正確,論證嚴謹,論據充分,數據準確,語言通順,文字流暢,標點符號正確;特別應具有創新性、學術性和前沿性。
(六)在正文之前引出摘要,不超過200字,5號宋體;前加[摘要]兩字,5號黑體。
(七)文題:中文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主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八)任何來稿視為作者、譯者已經閱讀或知悉并同意本須知約定。
(九)百分數和幾分之幾,一律使用“%”和“x/x”,而不用“百分之五十”、 “四分之一”。另x% - x%不能省略成x- x%。
(十)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格式著錄;按正文中出現次序標引,同一文獻,同一序號,附注頁碼。格式為上標的“[序號]頁次”(如(l)、(2.6)、(5-7)、[8]98、[9]66-68、[4]26、[6]3-8……)。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石牌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郵編: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