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德學刊》創刊于201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一本致力于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學術期刊,獨具匠心地以多學科、跨領域的視角,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獨特特點。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當各種文化思潮相互激蕩、交融,傳統文化的地位和價值愈發凸顯,而它正是應運而生,擔當起挖掘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
該雜志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學科或領域,而是廣泛涉獵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社會學等多個領域,力求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去解讀和闡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種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使得雜志在揭示傳統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方面,它不僅關注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脈絡,更注重探討其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比較和分析,該雜志揭示出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獨特作用和價值,為人們重新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雜志還注重通過學術研究和理論探討,使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它鼓勵學者們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創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現代藝術等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產品。這些文化產品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來稿以不超過2萬字為宜,請附中英文標題、摘要(300字以內)、關鍵詞(5個以內)。并請附100字以內作者簡介,包括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職務、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電子郵箱、聯系電話等。
(二)署名應限于參加研究工作并可解答論文有關問題者,所有作者均須注明所在單位、城市及郵編。
(三)各層次標題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層次連續編碼,一級標題使用1,2,3……;二級標題使用1.1,1.2,1.3……;三級標題使用1.1.1,1.1.2,1.1.3,……。
(四)關鍵詞是表述論文中心內容且具有實質意義的詞匯,一般為3~8個,以分號分隔.盡量采用《漢語牛題詞表》或各專業豐題詞表提供的規范詞。
(五)正文:要求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論點鮮明,論據充分,引用規范,數據準確。文內標題要簡潔、明確,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可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標號,如“1”“1.1”“1.1.1”的形式。
(六)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略原文。
(七)文中插圖與表格放在相應正文之后。表須為三線表,表的序號及表題置于表格上方,表注放在表格的下方。插圖應為黑白色,其序號、圖題及注釋居中放在圖的下方。
(八)基金項目:論文所涉及的課題應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具體格式:“基金項目:批準年份+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九)確切的論點與論據:征稿的文章應明確闡述作者的論點,并通過適當的論據和數據進行支持。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的結合將增加文章的說服力。
(十)來稿請在郵件標題中注明“作者姓名(所屬機構)”,并以附件形式發送論文,同時注明作者姓名、所屬機構、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系方式。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號,郵編: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