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與激光工程是一本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主辦的電子期刊,1972年創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光電對抗、紅外系統技術與應用、激光技術與應用、圖像處理技術與應用、目標識別、光學技術與應用、光電器件與材料。
《紅外與激光工程》系中國宇航學會光電技術專業委員會會刊,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主管,創刊于1972年,是國家科委和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刊物。 本刊是中國航天界光電子技術領域內學術性與工程應用性集于一體的綜合性刊物,主要刊登國內紅外與激光技術方面的學術論文和工程研究報告,集中反映了中國光電技術在宇航、衛星及導彈武器系統中的工程應用水平。 期刊的編委會由70余人組成,其中包括王大珩、母國光、張履謙、周立偉、姚建銓院士,及其他國內光電領域著名的專家、學者,他們來自航天、航空、兵器、電子、機械系統及中科院,國內著名大學,有他們審稿把關,期刊質量得到提高。
《紅外與激光工程》本刊是中國航天界光電子技術領域內學術性與工程應用性于一體的綜合性刊物,主要刊登國內紅外與激光技術方面的學術論文和工程研究報告,集中反映了中國光電技術在宇航、衛星及導彈武器系統中的工程應用水平,在同類期刊中名列前茅。榮獲996年獲航天系統第五次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1998年獲航天系統第六次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1997-2001年在天津市科技期刊評估中被評為一級期刊。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本刊奉行“學術抄襲一票否決”,請作者特別注意注釋規范。
(二)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三)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 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四)參考文獻:指著者引文的出處,在行文的右上角采用[1][2][3]……先后順序標出,引文在原著中的頁碼需同時標注。
(五)如文章是基金資助項目,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用圓括號注明項目編號。
作者:張福才; 許文慧; 何振飛; 呂文明; 王秋; 王航宇
作者:潘安; 姚保利(指導)
作者:陳妮; 左超; Byoungho; Lee
作者:范瑤; 陳錢(指導); 孫佳嵩; 張祖鑫; 盧林芃; 左超
作者:顧忠政; 殷達; 聶守平; 馮少彤; 邢芳儉; 馬駿; 袁操今(指導)
作者:劉正君; 耿勇; 譚久彬
作者:于瀛潔; 林星羽; 伍小燕
作者:程鴻; 熊幫玲; 王金成; 馬慧敏; 張芬; 韋穗
作者:字崇德; 李昀謙; 祖永祥; 陳林森; 曹汛
作者:吳愉華; 陳立恒(指導); 李行; 李世俊; 楊雨霆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紅外與激光工程 在線訂閱
該雜志全年訂價¥2500.00,發行周期:月刊,雜志級別: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主辦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天津市空港經濟區中環西路58號,郵編:3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