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是一本由廣東省社科院;廣東海洋史研究中心主辦的歷史期刊,2010年創刊,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海洋史研究》創刊于201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該雜志是一本專注于海洋史領域的學術期刊,旨在探索和研究與海洋相關的歷史事件、人物、文化和社會影響等方面的內容。
《海洋史研究》是一本具有學術價值的期刊,致力于推動海洋史學科的發展與研究。作為一門獨特的歷史學科,海洋史研究關注海洋作為人類歷史發展中的關鍵要素的影響和貢獻,探索海洋與人類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聯系。該雜志的創刊旨在促進學界對海洋史的重視與探索,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該期刊的特點之一是多元的研究領域。該雜志關注世界各地和不同歷史時期的海洋史研究,內容涉及海上貿易、航海探險、海戰歷史、海洋政治、漁業與海洋資源利用、海洋法律等多個方面。通過對各種海洋歷史事件和現象的分析和研究,雜志展示了海洋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投稿論文后,編輯部收到稿件后一個月內通知作者初審結果,在此期間請勿一稿多投。
(二)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志,不分文獻類別不加編號,順序排列。中文參考文獻在前,按拼音順序排列;英文參考文獻在后,按字母順序排列。
(三)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盡董不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等;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要一致。
(四)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五)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職稱、職務、學位、專業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郵箱及論文屬項目、資金來源(應注明項目的名稱和項目編號)。
(六)中圖分類號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進行分類,一般標示1個分類號,多個主題的文章可標示2或3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1位。
(七)來稿須具有創新性、指導性、實用性;能代表技術前沿水平的論文;基金項目,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及獲獎論文優先錄用。
(八)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九)表格采用三線制;圖幅一般為40mm(高)×50mm(寬),方框坐標圖的橫縱坐標應間隔合理、標識清晰,標目通常采用物理量名稱或符號和相應單位表示。
(十)主題范圍:征稿要求通常會明確指明所關注的主題范圍,如商法、公司法、金融法、國際商務等,以確保投稿內容與期刊的定位相符。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華龍大廈B座1605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集刊分社,郵編:10002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