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帛是一本由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的歷史期刊,2006年創刊,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簡帛》創刊于2006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指竹簡和帛書的統稱,也可以稱為竹帛。在古代中國,書寫主要使用竹簡和帛絹,因此被統稱為簡帛。直到六朝時期,紙張才完全取代了竹簡和帛絹,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
竹簡是利用竹子的莖干切割成長方形片狀,然后劃寫文字,由繩子穿過竹片的孔眼連接起來。竹簡的優點是質輕、易攜帶,便于保存和傳遞,適用于書寫短文或筆記。帛書則是使用絲綢制成的書寫材料。帛書的制作過程是將絲綢細絹等材料剪成大小合適的長條,然后在上面劃寫文字。帛書的特點是質地柔軟、質量較重,可用于書寫較長的文獻作品。
現代所謂的簡帛多指出土的古代文獻資料,主要包括書籍和文書兩種類型。書籍方面,出土的簡帛包括了諸多古代文學、哲學、史學、經濟學等方面的作品,為研究古代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料。文書方面,出土的簡帛包括各類官方文書、函件、奏報、契約等,可以為研究古代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史料依據。通過研究出土的簡帛,可以了解古代社會、經濟、思想等方面的情況,對于重構歷史、理解古代文化有著重要意義。簡帛的發現與研究為我們認知古代歷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為學術研究以及對古代社會和人文的理解做出了重要貢獻。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刊物僅接受原創性稿件,來稿文責自負,恕不退稿,稿件寄出3個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
(二)來稿應說明研究問題的切入點、創新點;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變相重復發表。
(三)參考文獻:文中如有序號,要與文后序號一致,用[1]…[2]…標注,未標注序號的文獻列于標洼序號的文獻之后。
(四)文題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主題,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一般不設副題,中文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通欄居中書寫。
(五)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話,引號的句號在引號內;引不完整的一段話,即文字前面不是句號或文字從句中引,句號在引號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嘆號、問號,一般放在后面一個引號里面。
(六)正文標題層次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用1.1,1.2,…,三級標題用1.1.1,1.1.2,…,以此類推。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
(七)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八)作者應標明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城市名及郵政編碼、電話、E-mail等,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九)圖、表要能適應數字網絡環境的識別、傳輸、顯示,完整清晰、有自明性,要求黑白圖表,應標明圖序、表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標號;圖題居中置于圖下方,表題居中置于表上方。
(十)摘要須用第三人稱寫法,去掉廢話、套話、空話,慎用結論性、定義性的字詞和語句。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72號,郵編:20002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