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林學院學報是一本由吉林林學院主辦的農業期刊,1985年創刊,季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自然科學、工程技術、教育教學和文化藝術。
《吉林林學院學報》創刊于1985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雜志作為吉林林學院旗下的核心期刊,一直以來以其高質量的學術文章和嚴謹的編輯態度贏得了廣大讀者和學者的高度認可和贊揚。該雜志不僅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也受到了各級政府和學術機構的高度關注和支持。
該雜志的質量一直處于國內同類期刊的領先地位,其學術文章涵蓋了林業科學的各個領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該雜志的編輯團隊由一批經驗豐富、專業素養高的專家學者組成,他們對稿件進行嚴格的篩選和編輯,保證了每一篇發表的文章都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此外,該雜志還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提高了其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該雜志在推動林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雜志不僅為林業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平臺,同時也為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學習資源。許多林業領域的專家學者都是通過在該雜志上發表文章,得到了進一步的學術提升和認可,成為了該領域的領軍人物。此外,該雜志還為廣大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學習的平臺,促進了林業科學研究的進步和發展。
它在服務社會和推動經濟發展方面也做出了積極貢獻。林業科學的研究成果不僅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恢復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該雜志積極宣傳和推廣林業科學研究成果,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此外,該雜志還為各級政府和學術機構提供了決策參考和理論支持,為推動林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最后,它的成功也反映了我國林業科學研究的整體水平和實力。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和大力推進,林業科學研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支持。它作為國內林業科學領域的核心期刊之一,其成功也代表了我國林業科學研究的水平和實力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文稿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規范。
(二)來稿在專業上需與本刊報道范圍相符,內容上應當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和實用性。本刊將采取技術檢測措施以杜絕不端學術行為。
(三)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文獻數論著不超過15篇,綜述不超過30篇。盡量引用近2年登載論文作參考文獻,內部資料和尚未發表者請勿列入。
(四)文內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序號按1;1.1,1.2;1.1.1,1.1.2……的順序排列。標題一律左頂格。各級標題字數不宜過多,同級標題不應時有時無。論文按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順序結構撰寫。
(五)正文中的文獻號碼,請寫于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引用文獻一般不超過20篇。引文必須準確,與原始書刊資料核對無訛誤。
(六)注釋:主要用于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須在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最末一字右上方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標明序號(例①、②表示),全部注釋按序次排在文末。
(七)來稿請注明字數并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工作單位、聯系方式和主要研究方向等,其中姓名和工作單位名稱請提供正確的英文譯名。
(八)主要摘要文章運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所得出的主要結論或闡發的主要觀點,力求文字明確、簡練,一般不超過200字。
(九)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十)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并在2年內拒絕以該文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吉林市濱江東路3999號,郵編:13201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