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是一本由吉林大學主辦的科技期刊,2004年創刊,季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原始論文、綜述。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創刊于2004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是由吉林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是國內知名的仿生工程領域的學術刊物之一。該雜志致力于推動仿生學和仿生工程的研究和應用,為學術界提供一個廣泛的交流平臺。
該雜志的研究內容涵蓋了生物學、工程學和材料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包括但不限于仿生機器人、生物材料、仿生傳感器、仿生設計、仿生制造等。它發表原創性的研究論文、綜述和技術報告,反映了仿生工程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論進展。
該期刊注重學術質量和學術創新,所有投稿論文都經過同行評審專家的嚴格審查。評審專家將論文的質量、創新性、實用性和學術價值進行評估,確保發表的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學術影響力。它還鼓勵作者提出創新的理論和方法,推動仿生工程領域的發展。
它的讀者主要包括仿生工程領域的研究人員、學者、工程師和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通過閱讀該雜志,讀者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仿生工程技術和應用,掌握仿生學的研究前沿和發展趨勢。它還提供學術評論和研究綜述,幫助讀者了解仿生工程領域的熱點問題和專業知識。
除了學術發表,該雜志還定期舉辦學術會議和研討會,組織國內外的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此外,該雜志還積極參與國際學術合作和交流,與國內外知名學術機構和出版社合作,推動學術資源共享和學科交叉融合。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論文主題必須與仿生工程領域相關,包括但不限于仿生設計與創新、生物材料與界面、仿生傳感與控制、仿生能源與環境等。
(二)論文必須具備學術創新性和科學價值,對仿生工程研究有新的理論、方法或應用方面的貢獻。
(三)論文應為原創研究成果,未在其他期刊、會議或網絡媒體上發表或投稿。
(四)論文應符合《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的寫作規范,包括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引言、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參考文獻等部分。
(五)作者請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如三個月內未收到稿件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文責自負。
(六)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公開出版發行的主要文獻。本刊的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七)論文題目和各級標題應簡潔、準確,20個字以內為宜;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詞及代號;不用“試論”“淺談”等表謙詞語;論文英文題目須與中文題目含義一致。
(八)引言:是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背景,不宜過多介紹研究成果,字數要求200~250字。
(九)論文格式:題目(文章中的英文標題不能超過15個字)、作者姓名(最多5名)、工作單位(含省、市)、地址及郵編、內容提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吉林長春人民大街5988號南嶺校區,郵編:1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