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學刊是一本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清華大學主辦的建筑期刊,2020年創刊,季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古代建筑與法式制度、中國建筑史專題、近現代建筑史、近現代建筑新史料、外國建筑文獻與案例精選、古建筑測繪。
《建筑史學刊》創刊于202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一本專注于建筑史領域的學術期刊,承載著傳播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和合作,以及推動建筑史研究發展的重要使命。自創刊以來,它一直致力于為建筑史研究者提供一個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以展現原創性、前沿性和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作為建筑史領域的重要刊物,雜志對稿件的質量要求極高。它鼓勵作者提交具有創新性和深度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不僅要在理論上有所突破,還要能夠對實際建筑設計和歷史保護產生積極影響。雜志的編輯團隊會嚴格把關,確保每篇論文都經過精心挑選和仔細審校,以保證內容的權威性和學術價值。
在推動學術交流和合作方面,它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它定期舉辦學術會議和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共同探討建筑史領域的熱點問題和發展趨勢。這些活動不僅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機會,還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碰撞觀點的平臺。此外,雜志還積極與其他學術期刊和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建筑史研究的國際化發展。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來稿應采用規范的學術語言,避免使用陳舊、文件式和口語化的表述。
(二)秉持“清、齊、定”原則,以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深入淺出展現核心觀點,行文流暢,引人入勝,達到或者接近商業類出版物標準。
(三)參考文獻一般列出文中出現的、正式發表的文獻。按作者姓的首字母排列,文獻序號用[1][2][3] ……表示。序號之后依次為作者姓名、文獻題名、及文獻類型標識(專著為M,學位論文為D,期刊文章為J,報紙文章為N,論文集為C)。
(四)論文題目應簡潔、準確,不宜使用縮略詞,限定在25個漢字內。
(五)引言切忌與摘要雷同,也不是摘要的注釋;應與結語呼應,引言中提出的問題,結語中應有回答,但不能雷同。
(六)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七)為便于聯系,來稿務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職務職稱、單位名稱、通訊地址、電話以及E-mail地址。
(八)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使讀者不閱讀論文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應排除在本學科領域已經成為常識的內容,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經表述過的信息。摘要建議使用第三人稱寫法,不建議出現:“我們……”“首次發現……”“達到……水平”“填補……空白”“對……進行改進”“……未曾報道”等不必要的修飾詞。
(九)來稿若有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請詳細列出基金或其他資金項目類型、名稱及編號,每篇來稿的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個。
(十)圖、表或照片應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置于文中相應位置。圖中內容清晰,圖中文字建議使用小五號字。圖和照片的分辨率必須在600-900dpi之間,標題在插圖下居中。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郵編: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