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經濟發展》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科技與經濟發展》雜志是一份專注于科技與經濟領域的學術期刊。該雜志旨在促進科技與經濟的交叉融合,推動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該雜志在科技與經濟領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學術聲譽,是中國科技與經濟研究領域的重要窗口之一。它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探討科技與經濟互動關系的平臺。
該雜志涵蓋了廣泛的研究領域,包括科技創新與發展戰略、科技政策與管理、技術轉移與知識產權、科技與產業協同發展、創新型企業與創業生態等。其文章包括原創研究論文、綜述文章、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等。文章內容既關注理論研究,又關注實踐應用,兼顧學術深度和實際指導,為科技與經濟的互動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證支持。
它的編輯團隊由一批具有豐富學術經驗和研究成果的專家組成。他們對每篇投稿進行嚴格的篩選和評審,確保發表的文章具有學術水平和科學價值。該雜志注重學術質量和創新思維,鼓勵對科技與經濟發展的新理論、新觀點和新方法的探索。對于從事科技與經濟研究的學者和專業人士來說,它是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學術動態的重要渠道。同時,該雜志也促進了科技與經濟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了全球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進步。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所投稿件在作者著作權有效期內的復制權、匯編權、發行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可授權使用的權利授予本刊編輯部使用。
(二)所投稿件須符合本刊范疇,立論新穎,觀點明確,能抓住當前社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具有較高學術水平,且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
(三)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其著錄格式依據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范》執行。
(四)中文標題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或符號,盡量避免用英文縮寫。
(五)前言應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
(六)論文所引文獻的注釋必須規范,準確標明作者、文獻名稱、出版社或出版物的名稱、出版或發表的時間、頁碼等。注釋一律采用腳注方式,注釋序號使用1、2、3……標示,每頁單獨排序。
(七)請在稿件最后附上您的姓名、工作單位、聯系電話、郵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以便及時聯系。
(八)關鍵詞,一般以3-5個為宜,用分號相隔,應緊扣文章主題,盡量采用《漢語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
(九)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十)計量單位與數字:遵照GB3100~3102-1993《量和單位》及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規定》。阿拉伯數字使用應遵循得體與前后一致的原則。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58號,郵編:10002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