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科技》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臨滄科技》雜志是一本專注于科技領域的期刊,為讀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臨滄地區科技發展和相關專業領域知識的平臺。它致力于推動臨滄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入報道和分析當地的科技政策、科技項目和科技企業等方面的信息。通過介紹當地科技創新成果、科研項目和創業企業,為讀者呈現臨滄地區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
該雜志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的科技研究成果和學術交流。每期的雜志都包括了臨滄及周邊地區的科技領域專題文章,涉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能源環保等領域。雜志還關注科技創新的應用和產業化發展,刊登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企業報道。通過介紹當地科技企業的創新產品、技術應用和市場前景,為讀者展示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緊密關系,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的升級。
雜志每期還推出一系列的專題報道和科技評論,深入解讀和分析當地及全球的科技趨勢和熱點問題。這些專題報道和科技評論由專業記者和專家撰寫,提供了深度思考和專業觀點,幫助讀者了解科技領域的前沿動態和發展趨勢。無論是從事科研工作的專業人士,還是對科技創新和發展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從中獲取到有益的信息和啟示,推動臨滄地區科技的進步和發展。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句通順、文字精練、標點符號正確、數據可靠。
(二)為保證稿件評審客觀公正,保證本刊的質量,我刊采用匿名評審制度,正文僅列標題、文章全文和參考文獻,隱去所有與作者相關的信息。
(三)作者應在文中相應內容處標注閱讀過的文獻資料。參考文獻的引用,應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文獻。參考文獻的標注采用順序編碼制,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依次編號,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如[1],[1-2],[3-6]。
(四)論文題目應當簡潔明了,反映論文的主旨。論文題目應便于讀者檢索、轉抄和引用,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個字;外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不宜采用抒情意味、反問意味的主標題和副標題。
(五)正文標題層次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用1.1,1.2,…,三級標題用1.1.1,1.1.2,…,以此類推。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
(六)注釋時,必須將其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社、出版時間、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七)如為多位作者,且不屬同一單位,請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數字序號,并相對應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單位全稱、單位所在的省、市和郵政編碼。
(八)來稿應附3~8個關鍵詞。附200字左右的結構式摘要(理論研究不要寫成結構式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九)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學位,研究方向。
(十)電子圖片:采用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應經過剪切后充分顯示關鍵部分。動態圖像分別按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文中則標記為“動態圖x”。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云南省臨滄市科學技術局3樓,郵編:67700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