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與藝術評論》創刊于1984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雜志在推動學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方面,展現出了顯著的積極性和成效。該雜志不僅專注于美學與藝術領域的學術研究,更致力于將這些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以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雜志通過與相關機構和企業的緊密合作,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文化產品。這種合作模式不僅為文化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也為學術界提供了實踐檢驗理論成果的平臺。通過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藝術家以及企業家的交流與合作,雜志能夠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符合市場需求的文化產品。
其次,雜志積極推動學術成果在文化產業中的應用。例如,在文化創意產業中,雜志的研究成果可以為創意設計、文化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等方面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通過與設計師、藝術家、企業家的合作,雜志能夠將美學與藝術理論應用于文化產品的設計、開發和推廣中,提升文化產品的藝術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請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引文注明出處,正文注釋采用腳注,參考文獻采用尾注。請勿抄襲、剽竊、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二)論文來稿需保證原創性,未曾在國內外公開期刊和公開出版的著作中發表,遵守學術規范,遵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涉及國家機密,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三)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公開出版發行的主要文獻。本刊的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四)標題為黑體14磅字,作者名宋體12磅字,正文宋體11磅字,腳注宋體9磅字。行間距為1.5倍行距。
(五)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話,引號的句號在引號內;引不完整的一段話,即文字前面不是句號或文字從句中引,句號在引號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嘆號、問號,一般放在后面一個引號里面。
(六)本刊注釋一律采用國標形式,腳注尾注分開。引用文獻依次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時間、頁碼等項,并請核對無誤。
(七)請將文章的標題、摘要、關鍵詞(中英文對照)、作者的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首頁,個人信息務必完整、準確,以便編輯部及時與作者聯系。
(八)論文正文請用小四號字、宋體,引用文獻請盡量使用第一手文獻資料,注釋須規范、嚴謹,統一采用文后尾注,注釋符號使用數字序號。注釋請用文本格式,勿使用Word自動生成尾注。
(九)稿件一經采用,該文全體著作權人的專有出版權、發行權、匯編權、數字化復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即授權予本刊,由此所發生的稿酬等問題于本刊發表時已解決。由作者原稿(包括圖片)引起的侵權糾紛,本刊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未經著作權人及本刊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取材本刊已刊發稿件;轉載須注明出處。凡向本刊提供稿件的作者,視為同意此聲明。
(十)稿件請發Word版電子稿至本刊唯一投稿。要求提供內容提要(200字左右)、關鍵詞、英文標題,以及作者個人信息(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術簡歷、詳細通信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并請盡量提供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圖片資料。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太原市水西門街饅頭巷7號,郵編:0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