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加工·創新版是一本由山西省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工業期刊,2009年創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創新視點、交流展示、休閑農業、創業之路、區域經濟、應用技術、現代養生、學術交流。
《農產品加工·創新版》創刊于2009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一本以創新為引領,全面致力于提升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整體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的期刊。本刊以廣大農產品加工從業者、企業經營者和科技工作者為主要讀者群體,為他們提供全面、及時、準確、實用的技術信息和市場信息。作為中國農產品加工行業的權威媒體,它的辦刊宗旨是推動和促進中國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我們關注國際農產品加工領域的最新動態和趨勢,引進國際先進的農產品加工技術和理念,結合國內實際情況,為讀者提供具有前瞻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本刊設有多個欄目,包括行業動態、專家視點、技術研發、企業風采、市場分析等。行業動態欄目關注國內外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熱點事件和最新進展,為讀者提供及時的新聞報道和分析評論;專家視點欄目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農產品加工領域的熱點問題發表觀點和看法,為讀者提供權威的學術指導;技術研發欄目關注農產品加工技術的創新研發和應用實踐,為讀者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工藝技術;企業風采欄目展示優秀企業的經營理念、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經驗和成果,為讀者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市場分析欄目針對農產品加工市場的供求狀況、價格走勢、競爭格局等進行深入剖析,為讀者提供參考依據和市場預測。
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它建立了完善的采編系統和發行渠道。我們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采編隊伍,及時捕捉行業動態和熱點問題,采訪專家學者和企業領袖,撰寫高質量的原創文章。同時,本刊還通過多種渠道發行,包括郵局訂閱、網絡電子版和手機客戶端等,以便讀者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信息和資訊。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來稿被刊用后,如發現有抄襲、冒名等違反著作權法相關規定的現象,其責任由作者自負,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徑追究相關作者責任的權利。
(二)作者若不允許本刊對文稿作文字性及少量內容刪改,請來稿時聲明。凡投稿后1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的作者,請及時與本刊聯系。
(三)參考文獻表應列在文后,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列出,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
(四)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五)正文:論文篇幅(包括摘要、圖、表、參考文獻)。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等幾部分內容。
(六)注釋采用腳注,一律置于當頁腳下,采取1、2、3……的標號,通篇連續排號。不用尾注、文末參考文獻的形式。
(七)引言一般不超過500字,概述本研究的理論依據、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并應明確提出論文研究的目的。
(八)中英文摘要,摘要通常簡明扼要地描述研究目的、研究設計/方法/路徑、研究發現和結論等,通常中文200-300字為宜。
(九)獲基金及獲獎稿件: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
(十)文中圖、表只附最必要的,表的序號和表題置于表上,表格采用三線制(特殊情況例外);圖的序號與圖題居中置于圖下,圖中文字必須能夠清晰地顯示;請仔細核對文中表、圖中的數據,并注明數據來源。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雙塔東街124號聞匯商務大廈B座2102室,郵編:30012。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