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文物考古雜志創刊于1981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內蒙古文物考古雜志是內蒙古文博界集資料和研究成果的主要發表園地。
《內蒙古文物考古》現已更名為《草原文物》。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注釋采用腳注,由WORD文檔自然生成,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序列,每頁重新編碼。
(二)稿件摘要一般為200~300字,用第3人稱對全文內容進行準確概括,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結論等。
(三)論文的書寫格式要求:必須寫清文章題目、作者、正文、工作單位、電話、地址、郵編;多位作者稿件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
(四)論文所涉及項目如為國家或地方基金資助項目,請在來稿中說明,并附相關注明材料。
(五)引言一般勿超過250 字。概述本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應明確提出本文目的。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展樂路南巷1號,郵編: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