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東南亞研究是一本由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主辦的政治期刊,1983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政治·外交、姜景奎專欄、歷史·文化。
《南亞東南亞研究》創刊于1983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該期刊的特色之一是與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學術機構進行合作和交流。這種合作和交流不僅有助于推動該地區的學術研究發展,也能夠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
與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學術機構進行合作和交流,意味著該期刊能夠共享這些機構的學術資源,包括研究人員、研究成果、研究資金等。這些資源可以為該期刊提供更豐富的研究素材和更廣闊的研究視野。同時,通過與這些機構建立聯系和合作項目,該期刊也能夠拓寬研究領域,涉及更多領域和主題,為學者們提供更廣泛的研究平臺。與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學術機構進行合作和交流,還可以為該期刊提供重要的國際學術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者們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學術觀點,開展深入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這個平臺不僅可以提高該期刊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可以為學者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此外,與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學術機構進行合作和交流,還有助于促進該地區的學術研究發展。這些機構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可以為該期刊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同時也可以為學者們提供更廣闊的研究視角和思路。通過這種合作和交流,可以推動該地區的學術研究發展,提高學術水平和質量。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來稿請用電子郵件,勿寄個人。請附上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工作單位、電話和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及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以便聯系。
(二)來稿應說明研究問題的切入點、創新點;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變相重復發表。
(三)中外文參考文獻格式要求中外文參考文獻分別排列,外文在前,中文在后。參考文獻類型以字母標識。
(四)正文中的各級標題分別為:“一”、“(一)”、“1.”和“(1)”等。正文中的表格按全文順次編號,如表1、表2等;表名在表格的上方居中;表格上下封口,左右不封口。
(五)切勿一稿兩投。投稿時必須注明該文稿是否已在非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或已用其他文種發表(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方可投稿),此三種情形不屬于一稿兩投。
(六)注釋一律采用腳注,注碼用“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方式。注釋碼置于句 號、逗號、引號之后,不出現在頓號后,句中不出注。
(七)稿件作者的署名之下標注每個作者的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地的省或直轄市或自治區的地名、郵政編碼,同時附英文翻譯。
(八)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九)基金項目: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首頁,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0271269)”。
(十)論文作者不得再許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但論文作者本人可以在其后繼的作品中引用(或翻譯)該論文中部分內容或將其匯編在論文作者非期刊類的文集中。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云南昆明市環城西路577號,郵編:65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