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科技與信息》創刊于1976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攀枝花科技與信息》雜志是一本專注于科技與信息領域的期刊,致力于推廣和宣傳攀枝花地區的科技進步、創新成果和信息技術發展。雜志關注當地的科技創新和發展動態,報道攀枝花地區的科技政策、科研項目和科技企業等。每期雜志都涵蓋攀枝花地區的科技領域專題文章,涉及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環境保護、新材料等多個領域。
該雜志注重推廣攀枝花地區的科技創新成果和科研成果轉化。刊登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企業報道,介紹攀枝花地區的科技企業、項目和產品,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的升級。它也關注創新創業,為創業者提供了創業經驗和案例分享,推動創新創業的發展。它還關注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刊登了信息技術前沿的專題報道和最新進展。報道攀枝花地區的信息技術產業、互聯網應用和智能化發展,為讀者了解信息技術領域的最新趨勢和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
該雜志還包括國內外科技新聞、學術交流、科技政策法規等內容,提供多樣化的科技資訊和知識分享。同時,雜志注重原創性和專業性,選擇權威的專家和學者進行稿件審稿,力求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科技信息和專業觀點。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本刊實行匿名評審制度,文責自負,切勿一稿多投。來稿一經刊用,即視為作者許可本刊使用該稿件的發表權、發行權、復制權、網絡傳播權等。
(二)所投稿件請保證文章版權的獨立性,無抄襲、署名排序無爭議、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
(三)作者應在文中相應內容處標注閱讀過的文獻資料。參考文獻的引用,應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文獻。參考文獻的標注采用順序編碼制,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依次編號,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如[1],[1-2],[3-6]。
(四)題目:應反映文章主要內容,一般不用副標題,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
(五)引文超過150 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 格,以下各行縮進2 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 行換行另起,規則同上。
(六)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七)作者簡介在稿件首頁頁腳:姓名、工作單位全稱及職務(職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下轄的市、縣)的地名、聯系電話(可放入稿件末尾)、郵政編碼。
(八)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內容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用第三人稱撰寫。
(九)基金或課題項目:若要標注獲得基金或課題贊助的論文,應注明基金或課題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
(十)圖和表應少而精,應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不閱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圖和表不要重復同一數據。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攀枝花市臨江路20號,郵編:61700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