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西方哲學研究》創刊于2015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主編的一本西方哲學研究論文集,以研究論文集的形式推動中國的西方哲學研究專業化和國際化,倡導中西哲學思想的互動,達到中西哲學的交流與對話。
該期刊秉持著高學術規范的原則,嚴格效仿國際出版物通行體例。它的出版目標是發表國內學者高質量的研究論文、學術評論和專業書評。該刊積極追求學術的專業性和國際化,力求發表具有創新性和學術深度的論文,以推動中國西方哲學研究的發展。
作為中國第一份專門刊登西方哲學研究的期刊,它致力于成為代表中國的最高水平的一流刊物。它也秉承了“清華哲學學派”的傳統,倡導中西思想的互證互參,通過中西哲學的對話與交流來開創世界普遍的學問。它主張學術自由和學術獨立精神,致力于匯集和推動國內外哲學界的高質量研究成果。該刊積極促進中國學者與國際同行之間的長期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對話,為西方哲學研究提供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通過發表高質量的論文和推動學術交流,該刊致力于成為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西方哲學研究刊物,并以中西哲學會通為基礎,開創原創哲學的標桿性陣地。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刊物僅接受原創性稿件,來稿文責自負,恕不退稿,稿件寄出3個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
(二)提倡嚴謹治學,保證論文主要觀點和內容的獨創性。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引用務必標明出處,并附參考文獻。
(三)文獻說明放在文末,整篇文章順序編碼;同一文獻多次引用需并置,原著名稱只出現一次。外文參考文獻按照國際通告的著錄格式標注。
(四)題名要求以準確、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必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最好不使用標點符號。
(五)引文超過150 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 格,以下各行縮進2 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 行換行另起,規則同上。
(六)注釋是對文章標題、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注釋位置在正文結束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七)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服務單位、學歷、學位、職稱、職務等。另外,請注明通信地址、聯系電話、電子信箱。
(八)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內容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用第三人稱撰寫。
(九)來稿若有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請詳細列出基金或其他資金項目類型、名稱及編號,每篇來稿的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個。
(十)摘要須用第三人稱寫法,去掉廢話、套話、空話,慎用結論性、定義性的字詞和語句。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