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是一本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出版社主辦的歷史期刊,2011年創刊,季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專題研究、會議綜述。
《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創刊于2011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是由原《日本侵華史研究》發展而來的學術期刊。自創刊以來,該刊以南京大屠殺和日本侵華暴行的研究為核心定位,秉持真實、客觀、理性的辦刊理念,致力于站在學術前沿,保持專業特色,恪守學術規范,不斷推陳出新,整合國內外研究力量,力爭成為一流的學術交流平臺。
該雜志的影響因子和二次文獻率逐年上升,在南京大屠殺史和日本侵華史研究領域已經成為公認的權威刊物。2017年,該刊入選了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這進一步證明了刊物的學術影響力。由于刊物的影響力和學術質量,中國知網數據庫、國家社科期刊數據庫、萬方期刊數據庫、維普期刊數據庫等都納入了該刊的來源期刊。此外,刊物上發表的文章也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等中國權威文摘刊物全文轉載了數十篇。
總體而言,通過堅持學術的真實性、客觀性和理性性,以及持續保持專業特色和學術規范,它已經成為南京大屠殺史和日本侵華史研究領域研究者廣泛認可的權威刊物。它為南京大屠殺歷史和日本侵華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了學界對相關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凡涉及國內外版權問題,均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法》和有關國際法規執行。本刊刊登的所有文章,未經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和翻譯,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二)作者簡介(出生年份、性別、學歷、所屬單位、職務職稱、當前研究課題及研究方向等)以及詳細通訊方式(包括郵政編碼、通訊地址及聯系電話、傳真電話及E-mail)。
(三)題名:恰當、準確、簡明、清楚的反映論文全部重要信息,盡可能將表達核心內容的主題詞放在題名開頭,保證檢索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慎用縮略語、特殊符號、疾病例數等。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四)內容摘要:反映研究對象和范圍、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出的核心結論,體現論文的創新性和學術影響,旨在提高論文的引用量與轉載量。一般以200-300字為宜。
(五)前言:一般不超過300字。應重點概述研究的背景、理論依據、預期結果及意義等,一定要明確提出本文的寫作目的。
(六)注釋采用腳注,一律置于當頁腳下,采取1、2、3……的標號,通篇連續排號。不用尾注、文末參考文獻的形式。
(七)圖表的標題中需加單位;圖標題放在圖的下方,表標題放在表的上方;圖名稱不需要“XX圖”,但是表格中的名稱可加“XX表”。
(八)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九)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十)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南京市水西門大街418號,郵編:2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