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體育學院學報是一本由首都體育學院主辦的體育期刊,1985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雙月刊)(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創刊于1989年,是經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審批,由首都體育學院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體育類學術刊物,主要刊載體育基礎學科、體育教學和訓練、科研和管理、體育交叉和邊緣學科等理論研究及應用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力求反映當代體育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為體育科研、管理人員、體育教師、教練員等發表學術見解、開展學術交流提供平臺。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成為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原北京體育師范學院于2000年9月更名為首都體育學院,原《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相應更名為《首都體育學院學報》。自更名以來,《首都體育學院學報》根據學院功能定位的擴展和變化,對自身的辦刊宗旨和目標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把提高學報的學術質量,擴大學報的影響力,提高學報辦刊的綜合效益,作為學報工作的核心,確立了進入國際知名體育學術類期刊的長期戰略目標和盡快進入國內體育類核心期刊的中期目標。為此,學報在優化工作流程、開拓優秀稿源、提高學術質量水平的基礎上,積極進入各種權威學術數據庫系統以擴展學報發行范圍。學報目前已成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加拿大)國際體育文獻數據庫和萬方數據資源數字化期刊群的收錄期刊,目前正在采取更積極的步驟,在更廣泛的領域內進入更多的國際國內數據庫系統,以進一步擴展學報的影響。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還是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北京市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全國師范院校學報研究會、全國體育學院學報研究會、北京市出版工作者協會和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版權工作委員會的會員單位,與全國所有體育院校和45所其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學報交流關系。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摘要(中文):請用五號楷體,摘要文字控制在250字內,重點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結果和結論尤為重要。摘要須用第三人稱寫。
(二)注釋:應與參考文獻予以區別,格式為作者名:《文章或書名》,載《期刊名》年份期數卷數,出版社,頁數。
(三)原稿必須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發表的論文。本刊嚴禁一稿多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種重復投稿。
(四)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30個漢字,英文題名應與中文一致。去掉"研究、分析、探討"等詞。
(五)參考文獻按國家標準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
作者:陳善平; 張中江; 潘秀剛; 劉麗萍; 包靜; 閆鵬程
作者:何毅; 董國永
作者:張國良; 戴國斌; 張君賢
作者:姜霞; 王瑞; 席兵; 黃繁; 趙文飛; 王軍; 自衛國; 葉軍
作者:潘迎旭; 牛國剛
作者:陳婷婷
作者:潘治國; 王謙; 孫一
作者:張慶來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西路11號,郵編: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