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論壇是一本由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主辦的歷史期刊,2005年創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世界遺產的保護與可持續開發篇、世界遺產的教育與傳播篇、世界遺產理論探討篇、世界遺產地研究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世界遺產事業。
《世界遺產論壇》創刊于2005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世界遺產論壇》雜志是一本專注于世界遺產保護與研究的刊物,旨在促進對世界遺產的認知、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討論。該雜志匯集了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從業人員的貢獻,為讀者呈現了豐富多樣的觀點和研究成果。
首先,該雜志提供了關于世界遺產的深入報道和介紹。它介紹了世界各地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包括自然風景、歷史建筑、考古遺址、傳統文化等。讀者可以了解到這些遺產的歷史背景、獨特價值和保護現狀。它還關注一些瀕臨滅絕或受到威脅的遺產,呼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保護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財富。
其次,雜志關注世界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它介紹了國際組織和國家當局在世界遺產保護方面的工作和政策。讀者可以了解到保護計劃、管理機構和保護技術的最新發展和實踐經驗。它還報道了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平衡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為讀者提供了有關世界遺產管理的借鑒和啟示。
此外,雜志關注世界遺產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它討論了如何將世界遺產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讀者可以了解到一些可持續旅游和社區參與的實踐經驗,探討遺產保護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它還關注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對遺產保護的威脅,呼吁可持續的應對措施和國際合作。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編輯部對擬用稿件將在收到來稿后一個月內向作者發出稿件錄用通知,作者逾期未收到通知,可自行處理。編輯部對來稿有修改權,不同意修改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二)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創。如為多人合作作品,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并注明其他作者。因稿件著作權引發的糾紛,由作者自行負擔。
(三)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文時所參考或引用的文獻,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在正文之后,并在正文對應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序號]”(上標形式)。
(四)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
(五)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序號從引言開始編。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一般用一、(一),1,(1)。
(六)注釋是對文章中某一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也可以是作者對自己觀點的闡發。注釋隨頁標注,采用“①、②、③……”符號排序。
(七)作者介紹置于文尾(包括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位等。多位作者,請分別介紹,標注信息務必真實有效)。
(八)摘要應能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字數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一般不以“本文”、“作者”作為主語。
(九)各級基金項目應在文章首頁以頁下注形式標注,例如“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
(十)每幅圖(表)插入在文中相應位置。每幅圖(表)應冠有中文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及底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黃城根北街16號。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