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科技是一本由安徽地方稅務局主辦的科技期刊,2002年創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刊首寄語、本刊特稿、稅收論壇、一線巡禮、新聞集錦、事評實論。
《稅收科技》創刊于2002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稅收科技》雜志是一本專注于稅收領域科技發展的專業雜志。該雜志旨在探討稅收與科技的結合,報道稅收科技在稅務管理、稅收政策制定和稅收征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案例。
首先,該雜志刊登了大量關于稅收科技創新的文章。這些文章涵蓋了稅收信息化、電子稅務局建設、大數據應用、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等方面。研究人員通過介紹新興科技在稅收領域的應用和創新,探討如何通過科技手段提高稅務管理效率、確保稅收征管的準確性和公平性。
其次,該雜志報道了稅收政策與科技的結合。這些報道包括稅收政策制定和法規體系的創新和改革,以及科技對稅收政策的影響與引領。通過對稅收政策與科技結合的案例研究,研究人員為政府部門和企業提供了稅收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參考和指導。雜志還關注稅務數據管理與分析的發展。這些報道包括稅務數據采集、分析、挖掘和利用的創新技術和方法。研究人員通過對稅務數據的全面分析和應用,幫助稅務機關和企業發現潛在的稅收風險和機會,提高稅收征管水平和效益。
總之,該雜志為讀者提供了一個了解和應用稅收科技的平臺。通過該雜志的詳盡報道和專業分析,讀者可以了解到稅收管理領域的最新科技發展和應用案例,了解稅收政策與科技的結合方式和實踐經驗。這對于稅務機關、企業和研究人員來說,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稿件要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題材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群眾,主題新穎、健康向上。
(二)作者在收到回執滿3個月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可自行處理,若欲投他刊,應先與本刊聯系。退修稿逾期不回按自動撤稿處理。
(三)順序編碼標注制是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在文獻的著者或成果敘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阿拉伯數字編排序號,并在參考文獻表中按此序號依次著錄,即將參考文獻反引在文中引用位置。
(四)文題:力求簡明,能夠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量不設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不使用縮略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五)正文內各級標題一般不超過15字,盡量不用或少用標點符號,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如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1.1,1.2…,三級標題1.1.1,1.1.2…。
(六)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略原文。
(七)作者署名項:高校等大單位注明院系等二級單位,第一作者與第二作者不在同一單位的,分別標注。后列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或直轄城市的,還須標出省份)和郵編。
(八)摘要應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不要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以及眾所周知的介紹性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避免出現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
(九)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十)圖、表或照片應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置于文中相應位置。圖中內容清晰,圖中文字建議使用小五號字。圖和照片的分辨率必須在600-900dpi之間,標題在插圖下居中。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合肥市蒙城路109號地稅大樓16層。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