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識》給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無論發行量還是影響力,均在文學文摘雜志中位居前列。
《文史知識》這份有著自身文化使命和責任的雜志,有著更美好的未來。也期望為更廣大的讀者展現文化中國的豐富內涵。
對未知領域感興趣的讀者開闊視野、開拓思維的雜志,幫助讀者開闊視野、開拓思維的優秀刊物,贏得了不同年齡讀者的喜愛與擁護。一本很好的雜志,幫讀者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思維模式和寬闊的格局,不管是雜志中的配圖,還是文字,都深深吸引著讀者的目光,對產生了濃厚興趣。
帝國的歷代統治者們,貴為九五之尊,亦深知研經讀史、增強文化修養之意義。靖難之役后,永樂皇帝遷都北京,恢宏壯麗的紫禁城也得以興建。作為治國理政安居之所的紫禁城內,自會有一處帝王"文經天地"之所,那便是外朝東路的文華殿(圖1)。明清以來,女詩人就一天天增加了。
下一節我們就要講徐燦跟李清照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同時我們也要講到明清時期的文化對女子的影響以及與宋代的不同。我們先說徐燦跟李清照相同的地方:她們都是出身于世家,她們的婚配也都是名門的世族。李清照的丈夫是趙明誠,徐燦的丈夫叫陳之遴,陳之遴的父親叫陳祖苞,是名門的世族。
此外,還有一點相似的地方,就是她們同樣經歷了國家的戰亂:李清照經歷過靖康之變,徐燦經歷的是甲申之變。人們上街購物或者出門旅行,總少不了要帶些錢財。現在最流行的是刷卡,比如一卡通什么都可以解決。年輕人則干脆手機里面就有"銀行",出門只帶手機和身份證就可以應對所有消費。
然而,在各種"卡"和"手機"沒有出現的歲月里,出門時錢放在哪里呢?最普通的最自然的是隨意將錢放在口袋里,講究一點的就會使用錢包,或者叫作票夾子。但再往前,明清時代的人出門用什么裝錢呢?或者說。陶淵明(365—427)以詩人著稱于世,但是他的古文也別具風貌,意味雋永。
大約在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前后,陶淵明已過"知天命"的年紀,撰寫了《桃花源記并詩》(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402—403頁)。《桃花源記》也許是率意而為,也許是精心構撰,竟然成為中國古代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
包裝很細致,正版,印刷清晰,《文史知識》在堅持傳統特色的前提下,圍繞深化主題、內容創新、適合時代閱讀,展現了新的風采。以后還會再來的。
評論嘛,總要對這本書負責,對讀者負責。我認為這本書值得一看,卻又怕因為我的評論未能將這本書的優點說全而影響這本書,沙發也不好坐啊。
文史知識雜志質量很好,價格好優惠,真的很喜歡,賣家人很好,客服的服務一流,發貨也挺快的。是新的是正品,而且一點都沒有破損,非常喜歡。下次繼續光顧。
每月15日前訂購:每月15日前(包含15日)下單付款成功,可以下月發貨。
每月15日后訂購:15日后下單付款,下下個月發貨。
提前兩個月訂購:因部分雜志出刊上市時間較早,應雜志社要求,需要隔月預定,提前兩個月預定,請關注商品雜志月份。
特殊需求:如有特殊要求請聯系客服咨詢。請在下單時注意選擇起訂月份, 我們將按照起訂月份為您配送雜志。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