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雜志創刊于1993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文史春秋雜志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突出愛國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特色,面向全國及海內外華人,著重選編中國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動的史料,致力于對這些史料作深層發掘、綜合整理、秘聞披露,并且對重大歷史事件內幕以及傳統文明從新角度去認識。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
(二)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一般為國家或省部級基金項目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中間用“;”隔開,每個項目須給出基金編號。
(三)正文中的數據組不能同時采用圖、表、文字描述,可選用其一,選擇次序為:首先用圖、次之用表、最后用文字。
(四)引文標示應全文統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如:“……模式[3]”。
(五)來稿應為“原創”“首發”,即尚未在公開出版物、互聯網上發表過的中文稿件;海外作者的優秀英文稿件譯文視同首發。
作者:葉桂郴; 黃堅
作者:王家宏
作者:劉隆有
作者:吳孝斌
作者:陳誼軍
作者:黃華春
作者:曾鞏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南寧市桃源路3號廣西政協大廈11層1115、1116室,郵編: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