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評論是一本由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主辦的政法期刊,1997年創刊,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刑事訴訟法學、刑事偵查學、犯罪學、刑事證據學、監獄法學。
《刑事法評論》創刊于1997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由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主辦的一本大型刑事法連續出版物,并已成為CSSCI(中國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的來源集刊。該期刊延續了過去的理論傳統,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收錄的文章多具有理論上的創新性,并涉及交叉學科的研究。隨著它成為核心集刊并納入正規的學術評價體系,這一出版物在刑法學界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
它是一個具有國內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學術機構。期刊在編輯、審稿和發表方面嚴謹,確保了學術質量和學術標準。通過這本期刊,學者們可以分享自己的刑事法理論研究成果,展示其對刑事法領域的深入思考和獨到見解。該期刊關注的研究領域廣泛,涉及刑法、刑事訴訟法、刑事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在期刊中,讀者可以看到對國內外刑事法相關領域重要問題的分析和討論,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刑事法理論研究成果。該期刊不僅提供了國內學者刑事法研究的最新動態,也積極關注國際刑事法的發展,并與國際學界保持緊密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刑事法評論作為一本連續出版物,持續提供了豐富的學術文章,涵蓋了刑事法理論與實踐等多個方面。這些文章不僅具有理論上的創新性,還與其他學科領域進行交叉研究。通過在該期刊上發表論文,學者們能夠與同行進行深入的學術交流,促進刑事法領域的學術進步和發展。期刊的發展不僅繼承了過去的理論傳統,還進行了創新,并收錄了具有理論創新性和交叉學科研究特點的文章。隨著期刊的影響力擴大,將進一步推動刑法學界的學術交流與發展。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期刊要求稿件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嚴禁學術腐敗,嚴格學術不端檢測。一旦發現稿件存在抄襲、剽竊、造假、不當署名、一稿多投等問題,將立即作出退稿或撤稿處理。
(二)論點新穎,論證充分,結論可靠;條理分明,行文簡練,用字規范。
(三)參考文獻的引用應遵循合理、正確、充分的原則,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應把握參考文獻引用的相關性,把好量和度,鼓勵優先引用近5年內公開發表文獻。
(四)文題:力求簡明,能夠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量不設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不使用縮略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五)正文中的文獻號碼,請寫于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引用文獻一般不超過20篇。引文必須準確,與原始書刊資料核對無訛誤。
(六)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作補充論說的文字,采用頁下注,注號用①②③;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出處,采用文末注,用[1][2][3]順序標注。
(七)多位作者不同單位時,請在作者姓名右上角用數字與作者單位一一對應,一名作者跨多個單位時,作者姓名右上角的數字間用逗號間隔。
(八)中文摘要一般限在200字以內,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四部分內容;關鍵詞一般3-5個。英文摘要及關鍵詞則與中文的相對應。
(九)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市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標注于文章參考文獻后,書寫內容包括:項目來源、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或影印件。
(十)表、圖要準確、清晰,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表題居中放在表的上面,圖題居中放在圖的下面;表、圖必須隨文排,文中應注明“見表1、圖1”、“如表1、圖1所示”等字樣,再排相應表、圖。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205號,郵編:10087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