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文化》創刊于202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致力于為出版業從業者、圖書館員、歷史學家、設計師、教育工作者以及任何對印刷文化的廣泛領域感興趣的人士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專業平臺。雜志不僅涵蓋了傳統印刷術的歷史和發展,還關注現代數字印刷技術和新興媒體如何繼續塑造我們的文化和信息傳播方式。
除了回顧過去,印刷文化也著眼于未來,特別關注印刷技術的最新進展和創新應用。這包括但不限于數字印刷、3D打印、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在書籍設計中的應用等內容。雜志會介紹這些新技術如何改變傳統的出版模式,以及它們給讀者體驗帶來的全新可能性。非常重視設計美學的研究,經常邀請知名設計師分享他們的設計理念和實踐經驗。無論是書籍裝幀設計、字體排印還是品牌視覺識別系統的設計,雜志都提供了詳盡的案例分析,幫助讀者理解優秀設計背后的邏輯,并激發新的創意靈感。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論文要明確地提出問題,論證嚴密,符合邏輯;對所研究問題的理論和現實背景有清楚的描述,對相關領域現有的研究有必要的說明;清晰說明已有文獻與所投稿件在學術貢獻方面的區別與承啟關系,并指出論文的創新之處。
(二)稿件中所用名詞術語、人名、地名等的中、外文和漢語拼音均應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使用。計量單位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計量單位應使用字母符號而非中文符號。
(三)圖、表和公式應通篇順序編號,圖題、表題應有中英文對照。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形式,內容以中文表述。具體要求請在本刊網站下載《撰文書寫要求》。
(四)中文摘要為150-300字。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實驗結果和結論;綜述性、評論性文章可寫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應出現“本文、我們、作者”之類的詞語。
(五)正文一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二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加括號“(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三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1、2、3……”形式排序,正文四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形式排序。
(六)參考文獻盡可能使用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數量在10—30條,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七)每篇論文需撰寫中、英文摘要。系統地闡述實驗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但以上詞語不以小標題的方式出現。
(八)采用匿名審稿制,由編輯部約請專家評審。請作者將個人相關信息(包括姓名、單位、職務或職稱、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單獨置于首頁,稿件正文勿出現個人信息。
(九)注釋: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請一律用尾注。按文中引用順序排列,序號為:①②③……格式為:序號、著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十)一級標題用“……”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來標識,三級標題用“”來標識,四級標題用“、”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大興區興華北路25號,郵編: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