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是一本由南方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辦的文化期刊,2019年創刊,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遺產研究的多學科視角、遺產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建筑與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與遺產、茶與遺產專欄。
《遺產》創刊于2019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是一份致力于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推廣的專業性期刊。它不僅關注物質文化遺產如古建筑、歷史遺跡等,也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傳統技藝、民俗活動等方面的探討。雜志通過深入的學術研究、豐富的案例分析以及廣泛的國際視野,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文化遺產價值及其保護現狀的平臺。
雜志旨在弘揚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強調文化遺產對于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的重要性。它倡導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的保護與發展,鼓勵跨學科的合作與交流,以促進全球范圍內文化遺產事業的進步。遺產雜志不僅是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內重要的知識傳播媒介,同時也起到了橋梁作用,連接了政府管理部門、科研機構、企業界和社會公眾。它提高了社會各界對文化遺產價值的認識,激發了人們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熱情。此外,還促進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面對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戰。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文中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用阿拉伯數字編序,注明作者、書(或文章)名、出版單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第*期)、頁碼(請遵循GB/T7714-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15年)。引用古籍稿本、抄本、刻本、影印本的,只注版本卷次,不注頁碼。
(二)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作者來自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單位分別標注,以分號隔開。并在作者單位名稱前標注2--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三)凡向本刊投稿,稿件錄用后即視為授權本刊,并包括本刊關聯的出版物、網站及其它合作出版物和網站。來稿恕不退還,一個月未見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四)來稿子標題的層級序號。標題層次不宜太多,建議文內標題層次為四級:一、(一)、1.、(1)。
(五)務必在文中引用處上角用方括號注明參考文獻序號。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參見GB/T7714-2015。作者不超過3人的全部給出,3人以上只寫前3名,后加“等”。
(六)表(圖)下須注明資料來源,在來源中如系引用年鑒數據,應按下式注明《xx統計年鑒(年號)》,如不是一本,則可用《x x統計年鑒》xx、xx年卷。
(七)一般三至四級標題為宜,不超過五級。正文字號字體均為五號宋體,行間距為固定值20磅。一級標題應加黑居中。
(八)每篇稿件須有不超過200字的摘要,客觀陳述全文的中心內容,不進行評論。摘要中避免出現“本文”、“作者”等字樣。
(九)如果來稿系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在首頁論文題名后以“宰”符號標注,并鏈接至論文首頁地腳中表明基金項目的類別、名稱、項目編號。
(十)本刊倡導良好學風,嚴格遵守學術規范。來稿如發生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作者應負全部責任并賠償一切損失。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