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一本由云南大學主辦的教育期刊,2002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哲學_外國哲學、哲學_中國哲學、歷史學、文學藝術、管理學、法學。
《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86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秉承著“會澤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作為一份學術期刊,它堅持開拓學術視野,弘揚人文精神,傳播思想智慧,培養優秀人才,促進學術繁榮為辦刊之宗旨。
該雜志注重開拓學術視野。它致力于為學術界提供一個交流和研究的平臺,鼓勵學者積極投稿,并關注前沿學術領域。通過廣泛吸納多學科的優勢,推動不同領域的學術交流和合作,從而拓寬了學術研究的邊界,促進了學術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弘揚人文精神。它注重關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問題和現象,并通過學術探討和研究來挖掘人文智慧。期刊關注當代社會的發展和變革,關注人們的生活和思想,通過學術文章的發表,傳播人文的關懷和思想啟示,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傳承。
它致力于傳播思想智慧。期刊擁有嚴格的學術審稿制度,保證刊載文章的質量和可靠性。它鼓勵學者圍繞社會焦點問題展開研究,深度解讀現實問題,呈現思想智慧。通過學術研究成果的傳播,期刊為學術界和社會提供了有價值的思考和啟示,促進了學術思想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除此之外,也致力于培養優秀人才。它關注青年學者的學術成長,鼓勵青年學者積極投稿,并提供學術支持和指導。通過扶持新人新作,期刊為青年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促進青年學者的學術成長和發展。總的來說,它憑借其堅持開拓學術視野、弘揚人文精神、傳播思想智慧、培養優秀人才的辦刊宗旨,為學術界提供了一個積極交流和研究的平臺,推動了學術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促進了人文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也為社會提供了有價值的思考和啟示。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文稿字數以10000~20000字為宜,并附帶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單位、學位、職稱、學術職務等),若有基金項目支持,請注明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二)作者應對稿件內容負責,對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如有抄襲、剽竊、侵權行為,責任自負,我刊將在合法前提下予以公開批評,今后將不再刊登該作者來稿。
(三)每篇參考文獻,要求注明在文章中的使用位置;參考文獻,必須方便讀者查找,至少要能找得到,一般包括作者名、文獻名及文獻出處三個部分。
(四)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準確地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
(五)引言一般不超過300個字,闡明研究目的、研究或觀察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等。引言部分可引用少量參考文獻,不應進行詳細討論。
(六)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七)請將文章的標題、摘要、關鍵詞(中英文對照)、作者的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首頁,個人信息務必完整、準確,以便編輯部及時與作者聯系。
(八)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九)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十)”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該刊有權對稿件做文字性刪改,有特殊要求者請注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大學城東外環南路云南大學呈貢校區敬賓樓二樓,郵編:6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