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博物館》創刊于2018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致力于為讀者提供關于藝術收藏、展覽策劃、文化遺產保護及藝術教育等多方面的深度內容。該雜志不僅面向博物館專業人士,如策展人、研究員和管理員,同時也服務于廣大藝術愛好者和學生群體,旨在促進公眾對藝術博物館的理解與欣賞。
除了對具體藝術品的研究外,藝術博物館還特別重視博物館運營的實際操作層面。雜志經常刊登有關展覽設計、藏品管理、觀眾互動等方面的實用文章,分享來自世界各地知名博物館的成功案例和創新做法。這些內容對于希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專業人士來說極具參考價值。此外,雜志也會報道最新的博物館建筑趨勢和技術應用,展示如何利用空間布局、照明效果以及多媒體技術來增強參觀者的體驗感。刊載國外著名博物館的專題報道,并翻譯發表國際上重要的學術論文。這不僅拓寬了國內讀者的視野,也為中外博物館之間搭建了溝通合作的橋梁。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在不影響文章觀點表述的前提下,本刊有權對稿件做適當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注明。文章中引用文獻或他人觀點,請務必核對準確,并注明出處。
(二)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2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
(三)一般注釋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釋處的右上方按順序加注數碼l、2、3、……,在正文之后寫明“附注”或“注釋”字樣,然后依次寫出對應數碼l、2、3、……和注文,回行時與上一行注文對齊。
(四)參考文獻按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
(五)標題層次:本刊采用1,1.1,1.2,2,2.1,2.2,3,3.1,3.2,3.3等表示標題層次,書寫時一律左頂格。
(六)數字的用法以GB/T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規定》為準。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七)本刊編輯部有權在尊重作者觀點的前提下,對來稿進行文字和格式上的刪改,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請勿一稿多投,一經發現,本刊將不采用您的稿件。
(八)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九)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①”等??梢愿鶕祟}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十)作者姓名及單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以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甲3號中國美術出版大廈,郵編:1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