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傳播研究是一本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藝術期刊,2012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本刊特稿·構越流光飛舞七十年:校慶專欄、影視研究、藝術傳播學研究、學術視野。
《藝術傳播研究》創刊于2012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旨在為藝術家、文化傳播學者、媒體專家以及所有對藝術傳播感興趣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深入交流與分享研究成果的平臺。雜志致力于探索各種藝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視覺藝術、音樂、戲劇、電影和文學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傳播機制、路徑及效果。
為了促進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藝術傳播研究積極引入國際化視野,定期翻譯并發表國外優秀文章,并邀請海外學者撰寫專稿或接受訪談。這種做法不僅拓寬了國內讀者的國際視野,也為中外學者之間的思想碰撞搭建了橋梁。它高度重視教育功能和社會責任。雜志通過舉辦研討會、工作坊等形式,加強與高校師生及業界人士的合作,旨在培養新一代的藝術傳播人才,同時提升公眾對藝術傳播重要性的認識。以其嚴謹的態度、前沿的視角和豐富的內涵,在藝術傳播領域樹立了良好的聲譽。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獲得基金或課題項目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項目名稱,若有項目編號,則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二)論文作者保證該論文沒有一稿多投。若編輯部發現論文作者將該論文一稿多投,編輯部有權追補論文作者由此給編輯部造成的損失。
(三)格式要求:論文包括題目、作者、單位、作者(譯者)簡介、內容提要、關鍵詞、正文、注釋(腳注,外文出處可用原文或拉丁字母轉寫)等。
(四)來稿請在正文前寫150字左右的摘要和3至6個關鍵詞,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稱寫成文章結構介紹,并且不得含自我評價。
(五)本刊要求所引用參考文獻不得少于10篇,其中應包括一定數量的國外文獻和近5年的文獻。
(六)圖表應有自明性,可用文字敘述的則不必用圖表,圖、表不要相互重復。照片應清晰、對比度適宜,顯微鏡圖應注明放大倍數和染色方法。表用三線式。圖表在文中出現處應標明“此處插入圖(表)”的方框。
(七)本刊注釋一律采用國標形式,腳注尾注分開。引用文獻依次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時間、頁碼等項,并請核對無誤。
(八)文稿應具科學性、先進性、邏輯性和實用性,要求資料真實,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語句通順,文字精練。
(九)標題使用小二號字,宋體,加粗顯示;正文使用五號字,宋體;圖題、圖注、表格、標注、參考文獻使用小五號字,宋體。文中英文均使用TimesNewRoman字體,根據其在文中所處位置選用相應字號。
(十)引征應能體現所援用文獻、資料等的信息特點,能(1)與其他文獻、資料等相區別;(2)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等的相關來源,方便讀者查找。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1號,郵編: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