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一本由揚州大學主辦的科技期刊,1974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農學、畜牧獸醫、數學、物理學、生物技術、化學、機械電子、水利工程。
《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于1974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揚州大學主辦的一份綜合性學術期刊,重點介紹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它旨在促進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研究成果的傳播。它是以文獻發表為核心,圍繞自然科學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展開學術研究和探索。主要刊載原創性、創新性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學術論文、綜述、研究報告等。
該雜志的學科范圍涵蓋了數理科學、化學、生物科學、地理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多個領域。在這些領域中,它主要關注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實驗方法與技術、科研儀器與設備等。它歡迎國內外的研究人員、專家學者和科學工作者投稿。
它的編輯部由揚州大學的專業研究人員組成,編輯團隊嚴格按照學術規范和期刊出版的流程進行稿件的審核和編輯工作。它遵循匿名評審制度,經過同行評議系統的審核后,才會決定是否錄用投稿的論文。它對論文的質量和學術水平要求較高,刊登的論文必須具有較高的原創性、科學性和學術價值。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作者需對稿件內容的真實性及思想觀點負責,來稿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權和其他合法權利,如發生侵權情形,作者須對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負責。
(二)來稿須具有原創性,未公開發表過;文中引用部分,均須做出明確標注或得到許可,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權問題,后果由作者負責。
(三)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正文部分引用文獻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在文章對應處標示出該參考文獻的序號。
(四)標題層次應分明,文中節段層次序號分別用“1”、“1.1”、“1.1.1”,一般以三級為宜。文內接排序號用圓圈碼,如①、②、③……表示。
(五)正文一級標題為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級標題為宋體,小四,加粗,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級標題按正文內容排版,僅加粗,不單獨成行。
(六)注釋是對論文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文內注釋應按正文中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
(七)論文格式為: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地址與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英文題名,英文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地址與郵編,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八)摘要應當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并且擁有與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摘要不要出現“本文”“作者認為”之類的用語,字數為300~500 字。
(九)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標明“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十)圖表力求少而精,且其內容不與文字內容重復。表格使用三線表,設計規范,相同參數數據一致。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江蘇省揚州市大學南路88號,郵編: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