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創刊于2003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是一本專注于中國古代小說和戲劇研究的學術期刊。該期刊旨在深入探討中國古代小說和戲劇的藝術特點、文化內涵和歷史變遷,促進古代文學和戲劇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理論創新。該期刊涵蓋了廣泛的研究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古代小說的形式與題材、戲劇腳本與演出、文學批評和創作理論等。該期刊關注古代小說和戲劇作品的構思與創作過程,剖析其文化背景和藝術風格,同時也探討作品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和反映。
該雜志的編輯團隊由一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背景的學者組成,他們在古代文學和戲劇研究領域具備較高的學術造詣和研究成果。雜志在稿件選擇和審稿方面注重學術質量和獨立性,力求發表具有學術價值和深度的研究成果。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旨在為學者、研究人員和對古代文學和戲劇感興趣的人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和研究平臺。通過發表優秀的學術論文、專題研究和評論文章,推動古代小說和戲劇研究領域的創新和進展,促進學術界的學術交流和合作,并為學術研究者提供學術資源和資訊。
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是一本專注于中國古代小說和戲劇研究的學術期刊。通過深入研究古代文學和戲劇的藝術和文化內涵,推動古代文學和戲劇研究領域的發展與創新。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本刊保留依《著作權法》獲享的所有權利。未經本刊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本刊進行翻印、網絡轉載或其他形式的傳播,違者將依法究責。
(二)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三)標題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4級。層次序號為“10進位制”。例如:第一級為 1,第二級為 1.1,第三級為 1.1.1等。序號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格書寫正文。
(四)對文章某一部分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在正文中以注釋首次出現的順序編號,注釋內容按編號順序標注于正文之后,不得用于引文索引或致謝。
(五)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作者通訊地址、電話。
(六)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其后加列國名。
(七)正文中所有字符均使用中文、英文或其他插入的文本符號,禁止使用小圖片代替有關符號。
(八)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九)文中涉及的量和單位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規定執行,并用規定縮寫符號表示。每一個組合單位符號中,斜線不得多于1條,如每天每千克體重用藥劑量應寫成mg/(kg.d)。
(十)學術準確性:審稿人通常會評估稿件的學術準確性和嚴謹性,包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數據的可靠性等。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方莊2號院1號樓,郵編:10007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