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門是一本由北京大學哲學系主辦的理論期刊,2000年創刊,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書訊、論文、當代易學專欄、書評。
《哲學門》創刊于200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雜志致力于研究西學和中學兩個文明傳統的源流演變,以及深入探討其各自的優劣和相互影響。該雜志希望通過細致梳理和深入研究這兩個文明傳統,幫助中國當代學人建立寬廣的視野和文化自覺意識,從而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人類文明的演變和發展。該雜志注重對西學和中學兩個文明傳統進行深入的比較和研究。這包括對西方哲學、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研究,以及對中國的傳統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研究。通過比較和研究這兩個文明傳統,該雜志希望能夠發現其各自的優劣和相互影響,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啟示。
在研究西學方面,該雜志關注西方文明的傳統和演變。這包括對西方哲學、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研究,以及對西方現代科技和社會發展的研究。通過深入了解西方文明的傳統和演變,該雜志希望能夠為中國學人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入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借鑒和吸收西方文明的優秀成果。在研究中學方面,該雜志關注中國傳統文明的傳統和演變。這包括對中國傳統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研究,以及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研究。通過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明的傳統和演變,該雜志希望能夠為中國學人提供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優秀成果。
此外,該雜志還注重對中西文明的比較和研究。這包括對中西文明的哲學、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比較和研究,以及對中西現代科技和社會發展的比較和研究。通過比較和研究這兩個文明傳統,該雜志希望能夠發現其各自的優劣和相互影響,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啟示。雜志的編輯團隊由一群熱愛哲學、充滿激情的學者組成。他們致力于發現和培養具有創新性和潛力的哲學家,通過發表具有影響力和深度的研究論文,為推動哲學研究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為保證稿件評審客觀公正,保證本刊的質量,我刊采用匿名評審制度,正文僅列標題、文章全文和參考文獻,隱去所有與作者相關的信息。
(二)本刊原則上只接受電子投稿。投稿者請通過電子信箱發送Word格式的電子版稿件;哲學(宗教學)領域的學術論文,8000-20000字不等;書評:介紹五年內出版的重要哲學研究著作,提供詳細客觀的學術評述,字數一般在5000-7000不等。
(三)參考文獻:著錄作者直接參閱過的公開發表在報刊上的文章、公開出版的圖書和在其他媒體上公開的文獻,按文獻出現的先后,在正文中的相應位置以阿拉伯數字標注。
(四)一級標題用編號一、二、三、,二級標題用(一)、(二)、(三)、,三級標題用1.、2.、3.,四級標題用(1)、(2)、(3)。一級標題居中,二級左對齊,三級標題左縮進兩格。
(五)正文段落層次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不出現前言、引言等之內的層次),頂行書寫,層次號后空一格,一級標題前空一行。
(六)注釋序號用[1]、[2]、[3]……標識。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七)來稿應提供作者真實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籍貫、職務、職稱和工作單位、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和電子信箱等信息,并用單獨一頁紙打印,以便匿名審稿。
(八)來稿請附中文摘要及關鍵詞。摘要字數應在300字以內,概括論文主要內容,一般應包括目的、方法、結論等,結論部分須多著墨且明確。
(九)基金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作者單位上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本刊將優先處理與刊登。
(十)圖、表須有自明性,放于文中相關文字描述后,每幅圖(表)應冠有中英文圖(表)題。說明性的文字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縮略語。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郵編: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