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學報》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北京交通大學學報》期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園村3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來稿文責自負,且必須是未曾在任何出版物以及互聯網上發表過的原創作品,請勿一稿多投,并保證不存在任何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
(二)題名應恰當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所用每一個詞語必須考慮到有助于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避免出現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漢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漢文、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三)參考文獻必須是本人閱讀過的,選主要的、近期的列入,以能顯示作者掌握本專題信息為準.一般以12-15篇為宜.其中80%為期刊或會議論文,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不宜列入.文獻須在文中作標引,文獻按文中出現文獻的先后次序編排,參考文獻中非英文文種的條目須譯成相應的英文附在本條目下。
(四)論文標題一般不用縮略語,即使不得不使用,也應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
(五)正文語言準確、簡明、生動;用書面語,不用口語;應樸實無華、具體、不空泛,對事物的表述不宜作渲染。一些已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不宜詳細敘述,應利用文獻標注的方式加以引用。
(六)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七)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畢業學校及所學專業、工作單位、職務職稱、現從事的研究工作情況。
(八)來稿要求主題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論文字數一般不少于7 000字(含圖、表),必須包括(按順序):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漢文摘要,關鍵詞(4~8個),中圖分類號,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首頁地腳處請注明:該研究項目屬何種基金項目(基金編號);第1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email地址.研究生稿件要附導師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email地址。
(九)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十)圖、表應隨文出現,先文后圖、表,并選用最必要的.線條圖的電子文檔應為矢量圖,插圖的線條應均勻;照片應黑白清晰、層次分明;圖中文字簡練,漢文用宋體6號字(8pt),英文用新羅馬字體.表應采用三線表.圖、表的題名須譯成英文附在漢文題名下。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北京交通大學學報》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期刊是一本在我國教育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教育理論研究者和教育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教育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75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北京交通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673-0291,國內刊號:11-5258/U。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