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編輯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不退,勿抄襲,請自留底稿。
(二)文章采用一、(一)、1、(1)、①的層次結構。
(三)摘要2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闡明撰寫該文的目的、方法、結論并體現出原創性,不加引注。
(四)作者應標明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城市名及郵政編碼、電話、E-mail等,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五)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正文部分引用文獻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在文章對應處標示出該參考文獻的序號。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編輯學報》是一本在科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9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2493/G3,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1-4314。
該刊設置了理論研究、審稿意見選登、書訊、編輯工程與標準化、經營管理、微文選登、期刊現代化、辦刊之道、有問必答、人才培養、謬誤辨析、期刊評價等欄目,覆蓋科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科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編輯學報發表范例
-
使用“同人”還是“同仁”?
作者:郝遠
-
醫學論文中logistic回歸分析的誤用及案例分析
作者:韓宏志; 官鑫; 李欣欣; 姜瑾秋; 王麗
-
科技期刊論文中由多個分圖組成的坐標圖的編輯加工
作者:黃鸝
-
利用PubMed數據庫查對參考文獻題名時需要注意核定的問題
作者:胡興戎; 張玉楠; 王姝
-
科技論文中各種"圖"的英文譯法
作者:蔣霞; 龔漢忠; 方華
-
推送與搶單:優化審稿的新模式
作者:張朝軍; 許懷先; 王東良; 王大銳; 張敏
-
中文自然科學類造假論文的后期處理--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查處的科研不端行為案件為例
作者:楊珠
-
應對學術期刊非法網站的可行方法:使用學術期刊網址導航網
作者:鈕效鹍; 王穎莉; 程鐵標
-
發揮青年編輯優勢提高高校學報審稿效率
作者:李晶
-
PlumX評價指標對促進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傳播的啟示
作者:丁佐奇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