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表面工程與再制造》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本刊有修改、刪節權,不接受刪改的作者請在投稿時注明。
(二)關鍵詞:選取3-5個文章核心術語。
(三)請在稿件后面附上作者的固定電話號碼和手機號碼、傳真號碼、通信地址和電子信箱。
(四)各級基金項目應在文章首頁以頁下注形式標注,例如“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
(五)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立題的目的、理論依據和歷史背景,研究的設想、方法和意義,一般不超過250字。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表面工程與再制造》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01年創刊,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2-1870/TG,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2-3732。
該刊設置了熱點_本刊特稿、熱點_特約專欄、深度_部委、深度_政策解讀、深度_特別推薦、專題_理論探究、專題_工藝應用、關注_產業瞭望、關注_行業活動、關注_企業要聞、關注_人物傳真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表面工程與再制造發表范例
-
張家港市:“1+1+6”引領再制造行業走向綠色未來——清研服務平臺深耕“再制造”的路徑解讀
作者:黃希彤; 李燕
-
西安天瑞達光電:研制的再制造工程設備進入國際市場
作者:李歆玥
-
中國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投產運營
作者:王迪
-
寧波電鍍污染深度治理 讓電鍍業“從頭到腳都變綠”
作者:竺建章; 王宗雄; 王超
-
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前景廣闊
作者:韓波; 陳賀
-
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年度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
作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分會
-
2018智能制造與再制造檢測認證技術發展交流會在張家港順利召開
作者:國家再制造汽車零部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
“裝備智能制造與機床再制造及工業服務技術論壇”在重慶召開
作者:機床雜志社
-
第五屆環渤海表面精飾發展論壇在青召開
作者:張棟
-
合肥綠色再制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大會在廬江縣舉行
作者:李慶鋒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