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作為一本社會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百年潮》期刊創刊于1997年,是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主管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主辦的社會類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1-3844/D及國際刊號:ISSN 1007-4295。旨在成為社會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社會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社會規律,助力社會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社會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社會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百年潮》 期刊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主要欄目:卷首語、往事回首、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史事憶念、人物春秋、史事本末、臺前幕后、文史漫筆、史海擷英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社會工作者、社會研究者、社會政策制定者以及對社會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剮、籍貫、職稱、最后學位(或在讀學歷)。
(三)稿件的書寫順序為:標題、作者姓名、單位(加括號)、摘要(英文)、關鍵詞(英文)、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題名、單位、摘要、關鍵詞務必譯成英文,作者姓名亦加注拼音。
(四)標題為黑體14磅字,作者名宋體12磅字,正文宋體11磅字,腳注宋體9磅字。行間距為1.5倍行距。
(五)參考文獻按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百年潮》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百年潮》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百年潮發表范例
-
我的父親何云
作者:何珊(口述); 陳克鋒{整理)
-
懷念鄭德榮老師
作者:李蓉
-
新氣象 新生活——新中國成立和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1949—1956)
作者:孔祥宇; 孔祥海
-
新四軍“先遣支隊”還是“先遣隊”?——答王輔一研究員
作者:韓洪泉
-
谷牧談對外開放中要“堅持從當地實際出發”
作者:黃艷; 谷牧
-
程子華憶供銷合作社
作者:知秋; 程子華
-
錢學森回國后拒絕再去美國
作者:楊琳; 張現民
-
紅軍的槍械彈藥從哪里來?
作者:黃艷; 埃德加·斯諾(美); 董樂山(譯)
-
新中國電影的搖籃——東北電影制片廠
作者:知秋; 孫立峰
-
“口述新中國成立”征稿啟事
作者:《百年潮》雜志社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