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裝備工程學報》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兵器裝備工程學報》期刊地址:重慶市巴南區紅光大道69號重慶理工大學明德樓6樓。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來稿論文應包含中文摘要、關鍵詞、作者簡介;來稿正文五號宋體,注釋采用頁下注,標序使用①②③等依次排列,每頁重新編號,頁下注文字為小五號宋體,具體要求見后附《注釋格式》。
(二)署名作者在多個工作單位者,應分別寫出各單位的全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用阿拉拍數字對應標注各作者與其工作單位。
(三)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六)注釋: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叫,序號用帶網目的阿拉伯數字標注,放在當頁頁腳,建議不超過5條。
(七)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應注明資料來源。
(八)基金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作者單位上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本刊將優先處理與刊登。
(九)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十)參考文獻表應列在文后,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列出,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兵器裝備工程學報》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兵器裝備工程學報》期刊是一本在我國工業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工業理論研究者和工業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工業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80年,是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主管,重慶市兵工學會;重慶理工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2096-2034,國內刊號:50-1213/TJ。
兵器裝備工程學報發表范例
-
彈丸斜撞擊間隔靶板的數值模擬
作者:湯雪志; 王志軍; 董理贏; 董方棟
-
基于遺傳算法的反坦克智能雷場作戰方案規劃
作者:王靜; 劉立芳; 齊小剛
-
平板熱管與熱沉一體化設計的散熱分析
作者:于凱; 張靜; 朱恒宣; 雒婧; 王進
-
基于直覺模糊集和VIKOR法的多目標威脅評估
作者:張明雙; 徐克虎; 李靈之
-
基于Fluent的底部排氣彈減阻特性數值模擬
作者:朱越亭; 馬鐵華; 張紅艷; 沈大偉
-
混合雙層蜂窩夾層結構抗侵徹性能分析
作者:畢廣劍; 尹建平; 王志軍
-
基于FPGA的彈姿測試數字陀螺儀關鍵技術研究
作者:姜海洋; 秦麗; 李杰; 楊文卿; 胡陳君; 許廷金; 張海鵬
-
多層復合抗爆結構的數值優化與試驗研究
作者:馬洋洋; 趙磊; 吳成; 安豐江
-
考慮疲勞強度的車輛變速箱體結構優化設計流程
作者:周博; 陳京生; 王知; 郭文濤; 何華
-
基于兵棋推演系統的作戰方案評估方法研究
作者:秦園麗; 張訓立; 高桂清; 王康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