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設計通訊》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船舶設計通訊》期刊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祖沖之路2633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來稿請同時寄送電子版和紙質文本,并注明作者姓名、最高學歷、職稱、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
(二)來稿附不超過2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3~8個。
(三)本刊注釋采用腳注形式,引用文獻需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注釋順序為:作者,書名,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
(四)作者應保證對作品擁有合法的著作權。本刊不承擔由于作者的著作權糾紛所帶來的任何連帶責任。
(五)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個月內,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船舶設計通訊》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船舶設計通訊》期刊是一本在我國工業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工業理論研究者和工業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工業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72年,是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1-4624,國內刊號:31-1397/U。
船舶設計通訊發表范例
-
250000DWT超大型礦砂船雙層底局部短縱桁的設計與優化
作者:楊慶和; 徐宜兵; 王峰
-
基于82000 DWT散貨船的CSR—H規范研究
作者:唐明非; 許汀; 葉旭
-
尾軸架結構設計
作者:趙家蛟; 王波
-
多用途船艙口圍設計及有限元計算
作者:李開封; 陳方
-
滿足安全返港要求的船舶管系設計研究
作者:宗明珍; 陳小虎; 黃信男
-
50000DWT半潛船壓載系統設計
作者:陳俊; 任世貴
-
照度計算與DIALUX軟件的應用
作者:袁洋
-
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在多功能水下作業支持船上的應用
作者:張亦弛
-
深耕綠色設計實現“本質節能”
作者:秦時
-
立體影像法船艙容量測量技術研究
作者:胡敏捷; 鄧非; 李靜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