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催化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文章內容要求選題新穎、觀點明確、論證嚴謹、數據真實、引用準確、文字精煉,有一定的學術性、思想性和創新性。
(二)關鍵詞置于中括號內(“[關鍵詞]”)每篇文章通常標注3~5個,關鍵詞之間空2個字符以區隔。
(三)作者的英譯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格式,姓全大寫;并且兩個字以上的名,拼音之間不加連字符。外國作者姓名遵照國外習慣。
(四)文章首頁腳注注明作者姓名、職稱職務、學位、研究方向、Email。
(五)參考文獻:按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于右上角標出。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催化學報》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0年創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21-1195/O6,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0253-9837。
該刊設置了研究快訊、研究論文、綜述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催化學報發表范例
-
泡沫鎳負載Co-MoC@N-CNS/CNT作為自支撐電極用于全水分解
作者:邢江南; 林斐; 黃柳韜; 司玉昌; 王一菁; 焦麗芳
-
磁控濺射法原位制備電催化活性的MoSe2用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對電極
作者:曹雪芹; 李晗芳; 李國然; 高學平
-
磷摻雜的介孔碳材料作為高效氧還原電催化劑
作者:趙揮; 胡忠攀; 朱運培; 葛麗; 袁忠勇
-
分子篩穩定的Cu物種催化乙醇脫氫制乙醛
作者:于東霓; 戴衛理; 武光軍; 關乃佳; 李蘭冬
-
介孔碳作為非金屬丙烷脫氫催化劑:孔道結構和表面性質的影響
作者:胡忠攀; 任金濤; 楊丹丹; 王政; 袁忠勇
-
限域Ni/MCM-41催化抗積碳和金屬燒結的甲烷干重整反應
作者:田井清; 李浩成; 曾馨; 王子春; 黃駿; 趙晨
-
《催化學報》2018年SCI影響因子公布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